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吉东 三甲
陈吉东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介入超声科

原来,医生不把话说满是有理由的

1123人已读


姥姥出院后没多久,妈妈又感觉肚子疼,大便不顺畅。为了照顾病人方便,我还是选择来这家就近的医院看病。


这次住院,没有了老陈给我讲解各个医生的内情,我只能通过自己来观察,倒也有另一种感触。


我发现,不管是工作压力还是收入,也只是医生们工作烦恼中的一隅。威胁他们更甚的,其实是医患关系。


不好的医患关系,对患者可能只是一次情绪上的宣泄,一项赔偿金额的差距;可是对医生而言,有的时候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生活来源的阻断。


这就导致了医生在跟患者交代病情的时候,说话都是留三分余地。


妈妈住院后,很快被安排了一次肠镜检查。按照之前大夫的介绍,如果遇到息肉,通常会在检查过程中直接切掉。可是这次妈妈明明检查出了息肉,却没有在手术台上直接切除,大夫表示还要再安排一次内窥镜手术单独切除。


我们感到非常疑惑,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为什么要重新做内窥镜手术?是不是因为这个息肉有癌变的可能?还是说这个息肉其实就是癌?」我们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如果这个息肉就是癌的话,我们想尽快转到更好的医院去。


尽管医生告诉我们,癌症确诊的金钥匙是做病理,但我们还是希望医生先根据现有的息肉图像,通过经验分析一下这种息肉癌变的可能是大还是小,以及有没有必要为此去一次北京上海寻求更大的帮助,也好让我们暂时心里有个底。


但就是在我们看来这么简单的要求,和医生沟通的时候却感觉比登天还难。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


「手术风险放在别人身上是 0,放在个体身上就可能是 100%。」


「我不知道是不是癌症,必须做病理。」


「凭我的经验来判断?这个不好说,有的时候是癌,有的时候不是。」


医生的话总是不肯说满。


在进行了长达半个小时的谈话后,我终于明白,医生的本意是在提防我这个患者家属。他说的每一句话,前提都得保护自己将来上法庭的时候没有漏洞,其次才是对病情的研讨和建议。


等病理结果的时间比较长,我拜托朋友拿着母亲病例资料去找了另一家三甲医院的知名主任帮忙看看。结果主任开口了,「你这个情况需要做病理才能进一步确诊,当然,任何手术都有风险……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陈吉东
陈吉东 副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介入超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