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有哪些?主要原因及常规处理办法有哪些?
1.手术后出血 术中止血不完善、原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和渗血未完全控制等是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1)腹部手术后特别是没有放置腹腔引流者,腹腔内出血局部体征可以暂时明显,只有严密观察或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才能明确诊断。(2)胸腔手术后,从引流管内每小时引流出血液超过100ml,持续数小时,就提示有内出血。(3)手术后早期出现失血性休克征象,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5cmHO),每小时尿量少于25ml。(4)特别是在输给足够血液后,休克征象不好转或加重,或好转后又恶化者,均提示有手术后出血。一旦确诊为手术后出血,都需再次手术探查,彻底止血。2.切口感染 是指清洁和可能污染的切口并发感染,发生率约3%~4%。血肿、异物和局部组织或全身抵抗力削弱等因素均与感染有关。一般表现为手术后3~4天,切口疼痛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并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即提示切口可能感染。检查可发现切口局部有红、肿、热和压痛的典型体征。有疑问时,可分开切口进行观察并取切口分泌物培养。预防要点:(1)严格遵守无菌原则。(2)注意手术操作技术精细。(3)加强手术前后处理,增进患者抗感染能力。处理:切口有早期发炎现象时,应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或理疗等;如已形成脓肿,应予敞开切口,通畅引流。3.切口裂开 多见于腹部手术。主要原因有:①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差;②切口缝合技术有缺点,缝线过细,打结不紧,腹膜撕裂等;③腹腔压力突然增高,如剧烈咳嗽或严重腹胀等。切口裂开常发生在手术后1周左右。患者在腹部突然用力时,自觉切口疼痛和突然松开、肠管或大网膜脱出,切口处有大量淡红色液体渗出。切口裂开可分为完全性的,全层裂开和深层裂开而皮肤完整的部分裂开。预防包括:①手术时用减张缝线;②及时处理腹胀;③患者咳嗽时,最好平卧;④适当的腹部包扎。切口完全裂开时,要立即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进手术室重新缝合。4.肺不张 常发生在胸、腹部大手术后,多见于老年人、长期吸烟和患有急慢性呼吸道感染者。主要表现为手术后早期发热、呼吸和心率增快等.体检时局部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时有局限性湿啰音、呼吸音减弱、消失或为管状呼吸音,常位于后面肺底部位。血气分析中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可提示诊断,胸部X线检查可证实诊断。预防主要是:①手术前锻炼深呼吸。腹部手术练习胸式呼吸,胸部手术练习腹式呼吸。②减少肺泡和支气管内的分泌液。患者有吸烟习惯者,手术前2周应禁止吸烟。③手术后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和绑扎。④协助排出支气管内分泌物。⑤防止手术后呕吐物的吸入。肺不张发生后,鼓励患者深呼吸,帮助患者翻身,使不张的肺重新膨胀。帮助患者咳痰或用橡皮管激发咳痰,还可采取蒸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或口服氯化铵等。必要时作气管镜吸痰或气管切开术,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5.尿路感染 尿潴留是手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基本原因。感染多发生在膀胱,也可上行感染,引起肾盂炎和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尿痛,有时尚有排尿困难。尿检查有较多的红细胞和脓细胞。急性肾盂肾炎多见于女患者,主要表现为发冷、发热、肾区疼痛、白细胞计数增高,尿检查有红细胞,严格无菌中段尿内有大量白细胞和细菌,尿细菌培养多数为革兰染色阴性的肠源性细菌。防止和及时处理尿潴留是预防的根本措施。如尿潴留量超过500ml时,应留置导尿。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维持充分的尿量以及保持排尿通畅。
本文是王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