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及对策
定义:
复发性流产指育龄妇女连续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8周以前、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下, 胚胎自动停止发育而流产。
主要原因: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病理机制非常复杂,需要进行全面检查来寻找病因,大约40%-70%不能发现明确病因,属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这其中大部分是胚胎本身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另外免疫因素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病理机制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1、子宫因素:子宫畸形、宫腔粘连、子宫良恶性肿瘤等会导致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子宫血供不足影响胎儿胎盘的发育而导致流产。纵隔子宫患者怀孕后,如果胚胎着床于纵隔部位,会因为胚胎植入不良和血供不足而发生胚胎停育。子宫颈机能不全是引起孕中期流产或早产的主要原因。
2、遗传因素:复发性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率约为3.2%~4.9%,即使夫妇染色体均正常,有时也会出现胚胎的染色体或基因异常,这也是保胎失败的原因。对流产胚胎组织做遗传学分析发现,50%-60%的流产胚胎有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或基因异常所致的自然流产是人类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一种方式。
3、免疫因素:约20%的自然流产与母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检查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Ⅰ抗体、抗核抗体、狼疮抗凝物、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等。
4、内分泌因素:常见的内分泌异常主要有黄体功能不足、高催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多囊卵巢综合征、严重的糖尿病等。
5、感染:妊娠期的感染不仅危害母体,某些感染还可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严重的影响。除可能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外,还可致胎儿各种畸形以及智力低下。早孕期的反复阴道流血,也有可能导致胎膜、羊膜炎,而发生胎膜早破。
6、母儿ABO、RH血型不合:孕妇和胎儿之间血型不合,可能会导致胎儿发生溶血反应,进而引起死胎或流产,但不会发生早期胚胎停育。
7、母体全身性疾病:严重贫血或心衰、糖尿病、高血压、肝肾疾病、凝血功能异常等。
8、不良习惯:过量吸烟、酗酒,过量咖啡,毒品和药品依赖,接触有毒物质。
9、男性因素:精液质量差,或精子DNA损伤。
预防及治疗:
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未能查出流产的原因,需要根据临床经验进行综合治疗。
1、病因治疗:
(1)免疫因素的给予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治疗和/或抗凝治疗。
(2)子宫颈机能问题:孕期加强监测,必要时于妊娠12~17周给予宫颈环扎术。
(3)子宫纵隔经过评估与流产有关,可以行纵隔切除术,较大的子宫肌瘤可以切除,宫腔粘连予以手术及雌激素治疗。
(4)高催乳素血症给予溴隐亭药物控制催乳素在正常水平。
(5)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给予优甲乐等补充治疗。
(6)因感染而流产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至相关指标转阴。
(7)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予以降糖、降压治疗。
2、遗传因素:对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复发性流产,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T),以减少风险。
3、保胎治疗:针对有先兆流产以及以往有自然流产史患者,怀孕后尽早进行保胎治疗
4、定期检测,如血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等。若检测结果异常,则提示可能发生流产,可提前治疗。
5、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尽量避免一切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刺激因素。
6、母儿血型不合者孕期监测抗体效价,严密孕期监护,如果抗体效价增高,胎儿成熟后及时终止妊娠。
7、男方精液异常者需要进行治疗。
8、注意避免生活中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农药、染发剂、塑料制品等)、物理因素(如辐射、噪音等)以及对胚胎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等)。
复发性流产患者应先采取避孕措施,在进行全面检查和针对性治疗后再怀孕。但应当说明的是,妊娠是母体一个复杂的过程,自然流产是人类繁衍的一个自然保护机制,大家也不要对自然流产过度恐惧,很大一部分流产胚胎是异常的,也就是胚胎自然淘汰,只有那些正常的胚胎,才能得益于各种治疗措施继续妊娠。
请微信关注我的公众号 “邓晓惠助孕保胎”,获取更多科普文章及就诊信息。
本文是邓晓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