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朝杰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新生儿外耳道炎
423人已读
本病主要为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广泛性炎症,在新生儿期比较少见。
(1)病因:此病的发生与湿度有密切关系。在新生儿期,由于外耳道的油性分泌物较多,用不洁棉棒清除耳道分泌物,造成局部损伤,从而导致细菌感染,引发此病。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变形杆菌。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急性外耳道炎,患儿早期表现为不适感,摇头擦耳,有少量分泌物在耳道口。电耳镜检查发现,外耳道皮肤轻度充血、肿胀,表面附有少量黏性分泌物,耳道狭窄,鼓膜正常。手指压迫外耳道口,患儿哭吵加重。
(3)诊断:根据症状与体征容易诊断,但必须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相鉴别。
(4)治疗:清除外耳道分泌物,在显微镜下操作。采用小吸引器头,吸除炎性分泌物,然后在外耳道内滴入抗生素。每天3次、一次1~2滴。严重者全身应用抗生素。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