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何丹 三甲
何丹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突发耳聋,一定抓住黄金抢救时间!

1259人已读


突发性耳聋就是:在短时间内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听力下降。临床上简称为突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情绪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


突聋有哪些表现:



1.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

2.耳鸣(约90%);


3.耳闷胀感(约50%);


4.眩晕或(和)头晕(约30%);


5.听觉过敏或重听;


6.耳周感觉异常;


7.部分人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


突聋的原因是什么?




其确定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都尚在探索中。


临床上根据听力曲线,将突聋分为四个类型,推测每种类型的病因及发病类型各有不同。


1.低频型:受损部位多集中于耳蜗顶,原因为迷路积水;


2.高频型:主要为蜗底病变,出现这种情况多为患者离子通道不正常或毛细胞受损所致。


3.全聋型和平坦型突聋:组织缺氧、耳蜗供血障碍或内耳血管功能发生紊乱。

值得关注的是(敲黑板):无论病因是否确定,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接触噪音等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状况是突聋的公认的诱发因素。

若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导致的微血管病变,其患突聋的几率会相对增加很多。


出现突聋症状怎么办?




治疗“突聋”的关键就是抢时间,患病7天内是抢救听力的最佳时间。所以,一旦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果一直延误治疗的话,严重的段时间内就会听力消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永久性耳聋


治疗方案:




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突聋,会给予血液流变学治疗(包括血液稀释、改善血液流动度、减低血液粘滞度等)、糖皮质激素治疗、脱水治疗及营养神经等治疗。


预后:




根据大数据统计,目前突聋的治疗有效率为70%左右。尽管经过积极的合理治疗,仍有大约30%患者无法恢复听力。预后与以下因素有关:


1.突聋类型:低频下降型预后普遍较好,但容易反复发作。全聋型和高频下降型预后较差。


2.听力损失程度越重,预后越差。


3.就诊时间越早,预后越好。


4.伴有眩晕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除此之外,临床上观察到,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大等因素也对预后造成一定影响。


如何预防:



1. 避免和减少与强噪音等物理因素的接触。


2. 尽量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间。必须要使用耳机时,也要保持在中低音量的状态,持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

3.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居。

4. 饮食营养均衡,切忌暴饮暴食。


5.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郁、焦虑及恼怒等不良情绪刺激。

温馨提醒:




突发性聋是急症之一,一周之内是治疗的黄金时间。一旦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以免错失良机。拖延时间越长,治愈的可能性越低,若不及时就诊,有终生失聪之虞,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何丹
何丹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