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塞病的内脏累及危害
华东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了一位年青患者——22岁的湖南妹子“小卢”身高150,体重仅40千克。12年来,她饱受疾病折磨,口腔溃疡每月发作,疼痛难忍,吞咽困难,还有难以启齿的外阴溃疡,以及频繁的腹痛、腹泻;当地医院接受多种治疗,却至今未愈。经我科诊断,小卢患的就是白塞病。经规范治疗,口咽部溃疡愈合,腹痛腹泻消失,体重逐渐恢复。
了解一下白塞病的前身今世。20世纪30年代,土耳其的皮肤科医生Hulusi Behcet先后描述为一组具有“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前房积脓”的三联症。即白塞综合征。此后,发现患者的主要内脏受累差异较大,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肠道累及。临床表型与发病年龄、性别密切相关。皮肤黏膜表现与内脏损害不完全平行,发热多见于具有内脏损害的患者。治疗方案需作相应的个性化调整。
2021年1月华东医院团队在Arthritis Res Ther上发表研究:连续纳入2012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华东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596名BS患者。性别差异特征:男性患者以较高的脓疱性丘疹皮损、葡萄膜炎、心血管受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特征,女性患者以较高的生殖器溃疡为特征。
本研究应用聚类分析确定了5个不同的亚群:C1、皮肤和黏膜型;C2,关节类型;C3,胃肠型,主要包括肠道受累和食管溃疡聚集;C4,葡萄膜炎型,主要为男性,发病年龄较年轻;C5,心血管、中枢神经受累。每个亚型仅包含少数主要内脏累及的特征,反映了本研究队列中患者呈现出单器官、寡器官累及的临床特点。
上述结果得到“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2021年4月发表述评。同时,我们注意到日本团队在横滨市立大学队列中应用聚类分析得到类似5个亚组。
本文是邹峻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