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杨晓妮 人已读
湿气重,您做对了吗?
一问:如何判断自身是否为“湿气重”?
答:判断自身是否“湿气重”,我们主要从以下不同身体部位受到湿气入侵后的表现来看。
湿气蒸腾至头面,会出现头发油腻、脱发,或面部油腻、泛油光等;
湿气侵犯皮肤,会导致皮肤长痘、长斑,或引发湿疹,皮肤瘙痒,或荨麻疹反复发作;
湿气侵犯肌肉、关节,会出现身体浮肿、眼袋下垂、关节疼痛,或身体发沉、发重;
湿气上蒙清窍,容易出现头昏沉、不清亮,就像戴了个帽子或紧箍咒,打不起精神来;
湿邪犯肺则会导致咳嗽、痰多,嗓子不清爽,睡觉打呼噜、流口水,胸闷,憋气等;
湿犯脾胃,会出现吃饭不香,胃胀、恶心、消化不良;
湿犯大肠,会出现大便溏稀、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粘在马桶上,一箱水还冲不净,若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说明体内湿气较重。
二问:若体内湿气重,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调理?
答:若体内湿气重,主要从居住环境、饮食、运动三方面进行调理。
居住环境:居住环境要保持干燥,避免潮湿过重。
饮食方面:首先要避免食用一些会加重湿气的食物,如甜食、过于油腻和生冷的食物,这些都会增加脾胃功能的负担,导致脾胃运化失常,从而致使湿气入侵。其次我们可以在饮食中搭配以下食物来祛除湿气:一是薏米,薏米对于“内湿”症状,还是十分有效的。常见的食用方法是和赤小豆一起煮粥, 还可加些红枣、百合等。或者将薏米炒熟泡茶喝,或打成粉,来冲泡饮用。二是绿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是夏天祛暑的良药,也可有效去除体内湿邪,在家可熬制绿豆汤,当解暑饮品。三是生姜,生姜既是食材也是药材,在饮食中加入生姜或饮用生姜汤,可以很好地散寒祛湿,同时还可温养脾胃、开胃止泻。
运动方面:主要遵循两个简单的原则:不要久坐、坚持锻炼。长期坐着不动,机体代谢会逐渐变慢,运动能力受到影响,容易招来湿气,而适当运动可以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湿气排出。
三问:为什么我每天坚持饮用红豆薏米水,但没什么效果?
如果是脾虚引起的“湿气重”,单纯靠食用薏苡仁、红小豆等食疗作用不够,需要用中药从根本上进行调理,并配合艾灸足浴等多种中医特色方法。常用的健脾祛湿类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散。此外,我们还可以适当选用药材泡脚,如藿香、花椒、生姜等,可以促进湿气排出。另外,艾灸也是祛湿的一种好办法,艾灸主要利用艾草的中药功效,通过穴位,起到温通祛寒祛湿、活血通络的作用,尤其适合寒湿体质的人。
本文是杨晓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