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
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
1.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称“胬肉攀眼”,俗称“鱼肉”。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翼状胬肉影响美观,此外,随着胬肉逐渐向角膜中心方向推进还可引起角膜散光,一旦伸展至瞳孔区,则可严重妨碍视力,大的翼状胬肉还可严重影响眼球的运动。为此,患有翼状胬肉不能拖延和放任不管,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专业眼科进行检查和手术治疗。
2.翼状胬肉的症状表现
1)初起时三角形带有血管组织的胬肉,状似昆虫的翅膀,多发生于鼻侧;
2)胬肉可长期稳定,无明显充血,组织肥厚,头部稍显隆起,其前方角膜呈灰白色浸润;
3)多无自觉症状,但当胬肉向角膜中间发展时,可引起散光。若遮蔽瞳孔,则将严重影响视力,肥厚痉挛的胬肉可限制眼球运动;
4、角膜有溃疡或烧伤后球结膜与角膜发生粘连称为假性翼状胬肉,它可发生在角膜缘的任何方向。
3.翼状胬肉的分类
翼状胬肉就其形态而言可分为3个部分:
1) 长在角膜(黑眼珠)上,是胬肉的尖端,叫做头部。
2) 向后呈扇形展开,稍隆起,位于黑白眼珠交界处的叫颈部。
3) 伸展到白眼珠表面的宽大部分叫做体部,在它的上面有许多新生血管;
翼状胬肉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 进展型:胬肉的颈部宽大,新生血管多,充血,肥厚,体部呈三角形向两侧伸展,头部明显隆起,长入黑眼珠表面,甚至遮挡瞳孔。
(2) 静止型:不充血,微红色,头部扁平,颈及体部较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不自行消退。
另外还有一种假性翼状胬肉,它可以生长在角膜(黑眼珠)边缘任何一个部位,一般比较小,表面呈灰白色,但也有较肥厚的。常常由于外伤、角膜边缘溃疡、结膜的化学或热烧伤形成瘢痕组织,形成后一般不再生长。它和前面两种翼状胬肉性质上完全不同。
4.胬肉的治疗
常用的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有以下两种:
(1) 药物治疗。对于静止型者,胬肉未侵入黑眼珠,又不影响视力,只需要采取药物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进展型胬肉或胬肉长入角膜(黑眼珠)而影响视力者,需采取目前先进的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5.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湘乡市人民医院眼科拥有眼科主任医师谢卫东为主的一批高级眼科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高水准的眼科专家团队,在治疗翼状胬肉方面采用时下最先进的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十余年来,已为无数翼状胬肉患者成功解除了胬肉烦恼,恢复眼部健康,保存视力。本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有如下特点:
1) 显微镜下手术,高精度、高标准,精确率达100%;
2) 手术时间只需半小时左右;
3) 万例手术无事故专家亲自手术,经验丰富,技巧娴熟,万无一失;
4) 手术费用低,经济实惠;
5) 术后复发率低。
6.翼状胬肉的术后注意事项
1) 注意用眼卫生,切勿揉眼,白天外出时,请戴镜保护眼睛(平镜、太阳镜均可),休息环境应安静、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参加锻炼,增强抵抗力,有利于康复。
3) 恢复期间应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以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恢复,如:瘦肉、鸡蛋、鱼类、新鲜蔬菜及水果,还应注意粗细粮食搭配。忌辛辣食物,勿抽烟、饮酒。
4) 术后眼红、畏光、异物感、摩擦感会逐渐减轻,若上述症状加重,应及时来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5) 为预防术后感染,出院两周内请勿进入污染的环境中以免污物入眼。洗头、洗脸、洗澡时,动作轻柔,勿使水流入眼内。
湘乡市人民医院眼科,眼科专家,主任医师谢卫东门诊:
周二,周五,周日全天。
本文是谢卫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