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燕
主任医师
望京医院
肝病科
肝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2276人已读
(1)酶学指标。一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反映肝细胞炎症损伤的酶。当乙肝患有乙肝DNA阳性、转氨酶升高时,就要开始抗病毒治疗。当脂肪肝患者转氨酶升高时,则说明已发展至脂肪性肝炎,也必须进行药物干预。
二是碱性磷酸酶、?氨酰转肽酶,是反映胆汁淤积程度的酶,当肝内外胆管的炎症或阻塞时,常可增高。
尤其是单纯的谷氨酰转肽酶的轻中度升高,往往是脂肪性肝炎的表现。
(2)黄疸,反映肝脏对胆红素的分泌代谢情况,是肝脏损伤比较重的标志。临床上有溶血性黄疸、肝细胞黄疸及阻塞性黄疸的不同。我们最常见的是肝细胞性黄疸,如果短期内进行性升高,往往预示着急性肝功能衰竭。
白蛋白,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情况。白蛋白减少或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说明肝脏实质损害严重,如果小于30,是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往往会出现腹水。
本文是李晓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