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冬腊月小心低温烫伤
立冬过后,冬天寒冷帷幕正式拉开,天气冷比一天。话说最冷在三九,也就是冬至过后的小寒和大寒。这个时间里,热水袋、暖手宝深得人心老百姓的喜爱,它带来暖暖的爱护同时也可能在无意中给我们使用者造成损伤:热水袋直接破裂导致热水烫伤大家比较熟悉,而另外一种常见损伤但容易被忽视轻视的就是低温烫伤。针对低温烫伤疑问和误区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 什么是低温烫伤呢?
40-60摄氏度在冬天属于舒适温度。但是,一般而言,人体皮肤直接长时间接触44摄氏度物体就有可能悄无声息地引起局部组织烫伤,温度越高,导致损伤的可能性越高,程度越严重。目前市面上的暖手宝、电暖宝保温温度可达50摄氏度以上,而装有90摄氏度以上热水的暖水袋表面温度可达75摄氏度及以上,长时间直接接触容易导致低温烫伤。
二、低温烫伤有哪些特点?
1、一般半夜或清晨发现应用热水袋或贴附暖水宝的局部皮肤发红、疼痛不适,症状明显者可在局部发现小水泡;
2、损伤过程不易察觉,犹如温水中煮青蛙,时间一长烫伤不仅停留在变面皮肤,局部深层组织(如真皮层、甚至穿过皮肤全层深达脂肪层);
3、以女性和儿童为好发人群,好发部位下肢小腿内外侧、足踝部及下腹部,大腿外侧、臀背部也常见。

低温烫伤创面
三、低温烫伤的误区
1、烫伤创面看起来感觉轻,很多低温烫伤早期仅表现为局部红肿,大众普遍认识不够,也不容易引起重视,常居家消毒,或应用创可贴换药后导致创面处理不当引起局部组织感染,迁延不愈合,来院就诊时创面均有感染,创面周边红肿,或者表现为局部干痂形成;
2、早期容易误诊,低温烫伤创面常表现为红肿或小水泡,临床经验不足容易诊断为I度或者II度浅,进而导致治疗不及时延误治疗。
四、低温烫伤处理措施
1、早期处理同一般烫伤:凉清水冲洗,也可用冰袋外包干毛巾冷敷带走剩余热量,减轻局部疼痛和充血不适,冷敷可持续数小时直至移去冷敷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或消除;
2、低温烫伤早期通过冷敷红肿消失无起水泡或者破皮表现则可居家继续观察;如出现水泡破皮则建议到烧伤专科门诊就诊;
3、低温烫伤出现水泡或者创面一般均提示创面偏深,创面小可以采用换药处理,但换药时间相对长于一般烫伤创面,愈合后局部色素沉着明显甚至有明显瘢痕形成;部分较深且偏大创面(一般直径大于1厘米以上)则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愈合。
4、手术治疗方法有:植皮手术、切除坏死组织直接缝合或者局部皮瓣转移术;切除坏死组织继发创面大以植皮为主,如切除后局部张力小则可以采用直接缝合伤口或者应用局部皮瓣封闭创面。

低温烫伤后的治疗措施
本文是周增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