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部抗衰老——线雕(1)
线雕是近几年医美界的黑马,与超声刀、热吉马号称整形美容三大抗衰巨头,红遍大江南北。25-30岁以后面部皮肤胶原蛋白流失逐渐增多,如果在此之前没有做好抗衰的工作,那么30岁以后单靠光电类和注射类的疗法很可能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30岁+的求美者如果想要达到比较好的面部皮肤抗衰效果,又不想动刀子,面部埋线提升术(俗称:“线雕”)可以提上日程。
今天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线雕。
一、什么是线雕
线雕顾名思义,就是用线来进行精雕细琢。1998年俄罗斯整形外科专家Marlen Sulama-Nidze首次报道了线雕手术。他及他的儿子Georges Sulamanidze等一起发明了一种带有倒刺的聚丙烯线,并将其命名为Aptos(Anti-Ptosis Suture)。

线雕技术至今已经发展了约24年,但是它的核心技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是医生根据皮肤松弛度进行设计,将倒刺线埋置到皮肤真皮下或筋膜层,利用线材的拉力及倒刺锯齿结构提拉皮肤及皮下组织。

在线被吸收前,可通过线的力量,将下垂的组织提拉起来。与此同时,埋线能够刺激局部的自身胶原再生,当线在后续逐渐吸收后,利用环绕埋线新生的胶原蛋白,继续发挥长效提拉的作用。但是胶原蛋白的提拉力量有限,因此只做一次提升,术后复发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为了起到长期的提升效果,可以在同一部位做2-3次的线雕手术,增加局部形成的胶原蛋白量,从而达到面部提升抗衰老的功效。
整个手术过程没有刀口,只有几个进针和出针的针眼,一般会在术后1-2天逐渐愈合。手术局麻既可完成,即做即走,无需住院。和传统的除皱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不留疤(一些特殊情况如瘢痕体质者除外),几乎不影响术后正常工作及生活。

但是线雕手术的缺点在于它的适应症也很有限。只适用于轻中度的面部衰老。如果是重度衰老,那么单纯靠线和术后形成的胶原的力量,是很难将大量面部下垂的皮肤及软组织提升起来的。
看完上述内容大家就可以发现,在整个线雕手术中,线对于术后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那么线雕中都有哪些线呢,我们下期进行分享。
(本文中所有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科普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文是张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