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怀玺
主任医师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
心理科
案例(21)-恐艾症
820人已读
曾接诊过一个男性来访者,单位会计,50多岁了,10年前去外地出差,住在简陋的小旅馆里,因为卫生条件不好,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描述艾滋病的感染原因之一的卫生条件差的旅馆。自此天天担心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反复去疾控中心抽血,确诊有没有感染,每次都是阴性结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又会怀疑自己被感染,再去抽血检查。如此检查了7、8次。后被医生推荐来心理科。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症状逐渐好转,现在已经回到工作岗位,恢复正常生活。


此类来访者属于疑病症的症状表现,心理治疗要重点调整原生家庭和人格类型对症状的产生的影响,称为治本,药物可以控制症状,称为治标,标本兼治,才可以彻底治愈。
本文是别怀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