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结节,吃药?还是手术?
随着体检的普及和大家健康意识的提高,乳腺结节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多女性看到报告单上“乳腺结节”,心里便会落下一个“心结”:结节能不能癌变?用不用吃药?用不用手术?切了会不会再长?今天,我跟大家聊聊乳腺结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乳腺结节是什么?
通俗的说,可以摸到的乳腺包块称为乳腺肿块,摸不到而做检查发现的肿物可称为乳腺结节。其实乳腺结节并不是病的名称,只是超声等影像诊断形容“乳腺中小肿物”的通称,它可能是乳腺疾病的早期征象。
2、哪些疾病可以形成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可以见于各种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炎性疾病、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癌等。一项回顾研究:2004年6月至2008年1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乳腺科对2794例病人(乳腺影像学发现的BIRADS评级II -V级结节病灶)在影像引导下进行麦默通微创活检术。病理结果显示:1995例为良性乳腺纤维腺瘤或乳腺增生症,不典型增生53例,乳头状瘤243例,乳腺浸润癌263例,乳腺导管内癌240例。大家可以看到80%都是良性的,真正是乳腺癌的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不必惶恐不安。
3、乳腺结节为什么分级?
乳腺的超声、钼靶及核磁常见到BI-RADS的字样,那么BI-RADS分级到底什么意思呢?“BI-RADS“ 是指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的缩写。BI-RADS分级用来评价乳腺病变良恶性程度,为了评价病灶恶性程度的报告术语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分为0~6级,级别越高,恶性的可能性越大。对于影像怀疑为恶性结节需要确切地知道结节是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穿刺或手术活检得到病理诊断。

注意:1) 不能仅仅依靠单一检查报告上的BI-RADS分级简单判断,不要漏掉病史和查体任何细节,不能忽视不同医院检查,BI-RADS分级与并不是完全相关。2) 临床诊断只是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的一种倾向性判断,不是百分百的准确,只有术后病理是百分百准确的金标准。
3、乳腺结节到底怎样处理?
随访观察:对于首次检查发现的结节,根据年龄、结节大小及形态、BI-RADS分级,可先动态观察3-6个月,注意有无乳头溢液等,之后如果结节的影像大小长期没有变化也可以认为是稳定的,延长随访间隔至半年到一年。
药物治疗:大家对随访观察还是有顾虑,常询问吃什么药能消掉结节,防止恶变发展。①如果乳腺结节是增生引起的,定期复查就可以,可以考虑中医辨证服用中药,但中药不能防止癌变。②如果乳腺结节是良性肿瘤,有的需要手术治疗,不适合吃中药。③如果怀疑是恶性的乳腺结节,必须进一步检查,更不要乱吃中药,以免耽误治疗。
手术治疗:①如果随访观察发现乳腺结节大小、形态等发生变化或有新的结节出现,这时可能需要手术活检明确病理。②如果乳腺结节考虑是良性肿瘤,根据年龄、结节大小和位置等选择微创旋切或传统开放手术。③乳腺结节怀疑是恶性的,可以进行穿刺或手术活检,穿刺活检不会导致癌症扩散,不要盲目认为乳腺全切最安全,应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治疗方案。
本文是姜永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