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麻下治疗龋齿并不可怕,反而很舒适
在门诊,经常见到3-5岁的宝宝多颗牙齿坏了,甚至是全口牙齿蛀牙,儿童口腔医生建议全麻下治牙。很多家长不以为然,有的认为「反正会换牙,乳牙坏了不治也行」,有的会说「半麻不就不疼了,可以治了,为啥要全麻」,还有的觉得「全麻会影响智力,做完全麻会变笨、变傻,我们不治」,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聊聊全麻下治疗龋齿那些事。
大家都知道蛀牙、虫牙,口腔医生叫它龋病,说的是一个东西。龋病是牙齿被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一旦被破坏,不能自行修复和再生。
乳牙龋病有何危害呢?
1、轻者导致牙齿缺损,若涉及多颗后牙,会影响宝宝的咀嚼,进食,进一步影响儿童营养的摄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势必会影响到儿童的颌面部及全身的生长发育。
2、蛀牙如果不及时治疗,发展为牙髓炎,会出现牙疼;波及牙根后,会出现牙龈肿胀,严重时出现半边脸肿。
牙根反复发炎,可能导致牙根局部骨头破坏、乳牙牙根吸收等问题,亦或是下面的恒牙胚的发育异常,使恒牙萌出时间异常,或萌出方向异常,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顺序和位置,造成牙列和咬合异常,后期可能需要矫正牙齿。
3、龋齿引起的牙根发炎,可作为病灶牙,让其他组织发生病灶感染,如发烧,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
4、乳前牙的奶瓶龋和过早脱落,会影响正确发音,还会影响美观,给儿童正常心理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很多宝宝已形成严重的龋病,家长才带来治疗,但由于宝宝年龄小,在门诊并不能配合治疗,有的家长会问:不是有半麻(局部麻醉)吗,打了麻药就不疼了。关键是宝宝看牙恐惧,并不能配合打麻药,强制性治疗还容易出现意外,因患儿乱动挣扎磨到嘴唇、舌头等引起流血、疼痛。
而全麻下治疗,因患儿不会挣扎哭闹,可以避免弄伤宝宝,避免将器械误吸入气管等风险。全麻可以做到无痛、无恐惧,可将需多次治疗的患牙一次性完成所有治疗,显著提升了口腔治疗的效率,也免除了宝宝因害怕看牙带来的负面情绪。尤其对于多颗蛀牙、牙龈反复肿痛的宝宝,性价比非常高。
全身麻醉(全麻),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进入体内,让患儿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治疗的过程。期间,患儿不会感到任何疼痛,因为患儿不能正常的自主呼吸,所以要进行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保证呼吸通畅,防止异物进入气道或肺部,让手术过程更加安全。
全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是完全可逆的,也就是说当药物被代谢后,患儿的神志及各种反射将逐渐恢复。
哪些患儿可以进行全麻下治牙?
1、4岁以下患儿,因恐惧、焦虑且非常不配合的儿童。
2、有多颗牙需要治疗,爸妈无多次就诊条件,如外地就医。
3、因急性感染、解剖变异或过敏等原因,使患儿进行充填治疗或已尝试局部麻醉,还不能配合治疗。
4、有智力或全身疾患等问题,如自闭症、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等。
全麻安全吗?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欧美最先开展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如今已发展成为非常成熟可靠的治疗手段。
有研究表明,单次、短时间的麻醉对孩子大脑发育几乎没有不良影响。所使用的吸入和静脉麻醉药均具有起效快、清除也快的特点。经验丰富的儿童麻醉医生、新型的麻醉药物、先进的监测仪器、严格的操作流程等都为全麻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因此,全麻下治疗是安全可控的,风险相对收益是可以忽略的。
全麻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术后孩子会不会变“傻”?
3岁以内是大脑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安全考虑,建议择期全麻治疗。3岁以上,全麻可能会影响患儿的短期记忆力,但是一般不会对远期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出院后家长需要注意哪些呢?
1、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晚上刷牙后不要再吃任何食物。
2、少吃或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和粘性食物,如糖果、巧克力、饼干等。
3、术后一周内进软食,之后正常饮食,少吃坚硬食物。
4、术后1、3、6月及每半年口腔门诊定期复查。
本文是张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