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栓前状态与复发性流产
血栓前状态是常见的自然流产原因吗?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约有66%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存在至少一项凝血系统的功能异常。
什么是血栓前状态呢?
患者体内存在凝血、抗凝血功能紊乱或者障碍等,可导致血液中抗凝物质数量减少或功能下降,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这种状态称为血栓前状态。通俗的说,指血液呈高凝状态,易于形成血栓的一种表现。
血栓前状态为何会导致自然流产或胎停呢?
妊娠期的病理性高凝状态或高血栓栓塞倾向会导致胎盘局部的微血栓形成,进而发生胎盘的微血管梗阻,供血供养不足,最终可导致胚胎或胎儿发育不良,以及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血栓前状态呢?
有两种情况,第一,遗传性血栓前状态,在各种基因缺陷而导致易于发生血栓的一类遗传性疾病,包括凝血因子缺陷或基因突变、抗凝蛋白缺陷、异常纤维蛋白血症、遗传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第二,获得性血栓前状态,包括抗心磷脂综合征和获得性高半胱酸血症以及其他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疾病。
能具体解释一下遗传性血栓前状态吗?血栓前状态的遗传因素存在显著的种族差异,在汉族人群中,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缺乏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栓前状态类型,所以,目前,指南推荐对复发性流产合并血栓前状态患者进行凝血功能和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三种抗凝蛋白筛查。
那么获得性血栓前状态有哪些原因呢?APS是最常见的获得性易栓症,另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可通过一系列复杂机制引起母体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紊乱导致反复流产。因营养失调、咖啡摄入、药物、肾功能受损、甲功异常、吸烟、高龄等因素引起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是引起血栓前状态的常见原因。
对于血栓前状态合并复发性流产患者如何治疗呢?
1、对于无近期血管栓塞表现的遗传性PTS首选治疗方式是注射预防剂量低分子肝素。
2、针对自身免疫异常合并血栓前状态所致的复发性流产,目前认为,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临床上常使用低分子肝素和或联合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
3、对于复发性流产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除了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和或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外,同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族等药物以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建议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到正常范围后再计划妊娠。
本文是余震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