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尿症患儿生活管理
首先,家长要明白一件事,尿床不仅仅是床湿了、又要洗又要晒了,它对孩子心理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尿床被认为是儿童的第三大创伤事件,仅次于父母离婚和吵架。
夜遗尿的患病率非常高,我国5岁儿童遗尿症的患病率是15.2%,7岁儿童遗尿症患病率是8.2%,10岁儿童遗尿症患病率是4.8%,还有一定比率的儿童遗尿症会延续到成人。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树立战胜遗尿症的信心,给予孩子明确的生活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沉着应对,要找原因给方法。依靠生活管理就能解决很大一部分孩子的问题,而那些需要药物的孩子也仍然需要生活管理和指导。
如果,在就诊前,家长能观察孩子,并做一份排尿日记,将会对医生的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推荐:连续记录1周的排尿日记,也可记录周末3个晚上及2个白天排尿日记。方法见下面图片表格。


就诊后,请一定请熟记以下生活管理要求:
1.白天充分饮水,保证水分供应。睡前4小时限制饮水,包括晚饭的粥和奶。
?例如:孩子晚上9点睡觉,要从5点开始限制饮水,有些家庭晚饭时间可能在6、7点钟,注意要给与清淡饮食(防止食物咸而孩子口渴需要喝水的矛盾发生),晚饭一定要注意限制咱们本地饮食习惯中的稀饭。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饭后、睡前勿过度兴奋和剧烈活动。白天规律排尿、晚上睡前排尿(孩子觉着没有尿,也要睡前上厕所,要养成习惯)。保持大便顺畅,无便秘。
3.夜间喊醒:可根据孩子平时夜间尿床的时间,在固定的时间喊醒孩子,建立夜间定时起床排尿的条件反射,养成定时的排尿习惯。
注意:排尿时一定要让孩子完全清醒。如何判断是否清醒?比如,可以试试问问他,“3加5等于几?”。
4.排尿控制训练(不适合膀胱残余尿量大的孩子):白天家长和孩子共同练习,在一次排尿过程中,试着中断排尿,随后再排完尿液。这种大脑对排尿控制性的训练,需要家长鼓励和指导,防止挫败感产生不良影响。
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情反复的现象,“我孩子3个月都不尿床了,怎么又尿了?”要注意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而不是责怪和放弃。及时回顾生活中的细节,寻找反复的原因;定期复诊、检查,排除一些异常情况。
对于排尿日记中夜尿明显增多、或者夜间确实难以喊醒的孩子,是需要特别药物治疗的。比如弥凝(醋酸去氨加压素)等药物;膀胱残余尿量大的孩子可能需要儿外科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确实存在难治的儿童遗尿症,这需要医学多学科的合作,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与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本文是程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