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亚非
主任医师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
骨科
被遗忘的“骨剥皮术”
481人已读
骨剥皮术学名是“骨皮质剥离术(Décortication)”。是法国骨科医生R.J.Judet 1962年开始应用的手术方法,最初应用于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的治疗,后来适应症有所扩大。

手术方法是用锐利骨刀把骨皮质的2-3mm附带骨膜及周围瘢痕组织共同剥离,其剥开的带蒂小骨片鞘由于包裹病变部位,能够得到旺盛新骨生骨的能力,必要时并用游离植骨。
国内也有资料证实此法比单纯游离骨移植能获得更早的骨愈合。
笔者所有骨不连病例手术时,均采用了骨剥皮技术+骨移植+可靠固定,均获得愈合。
1.原有固定措施要确认有效,否则就必须更换。
2.不建议单纯做此手术,要同时进行骨移植,而且最好还是自体骨移植。
3.在肥大性骨不连进行骨剥皮操作较容易,在萎缩性骨不连难度较大,因为此时骨皮质硬化,骨端萎缩变尖,骨皮质很难凿下来,不小心会砸劈裂骨端。
总体是个效果不错的方法,而且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可惜现在用的不多了,有的年轻医生都没有听说过。

本文是李亚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