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朱小美 三甲
朱小美 医师
武汉同济医院 皮肤病与性病科

影响“灰指甲”预后的原因有哪些?

402人已读

老百姓说的“灰指甲”即甲真菌病,是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引起甲感染的总称。有些患者因为“灰指甲”造成很大困扰,担心相关预后,这是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讲述影响灰指甲预后的主要因素,希望能对患者朋友游泳。

一、甲的局部因素

甲真菌病的临床类型:甲真菌病根据病变起始部位及病甲形态分为以下几型:白色表浅型、远端侧位甲下型、近端甲下型、全甲毁损型、甲内型。甲真菌病的临床类型对疗效有重要的影响:白色表浅型甲真菌病疗效最好,全甲毁损型疗效较差。

甲板生长速度:足趾甲和手指甲的生长速度分别约为每月1mm和3mm。甲生长速度快的患者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当使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或者氟康唑这些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时,其疗效与甲的生长速度有一定相关。

甲板厚度:多项研究认为,如果患甲甲板厚度>2mm或者伴有甲下角化过度,治愈率也会受到影响。有研究显示,甲板过厚导致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的相对危险度较高。

甲母质受累:也是预后不良的因素。甲母质受累者与甲母质未受累者相比预后较差。

广泛的甲剥离:广泛的甲剥离影响甲真菌病预后,可能是由于甲剥离后会影响药物从甲床渗透到邻近甲板。治疗上可采用拔甲、化学剥脱、局部外用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物的综合疗法。

甲下癣菌瘤或甲下条索状损害:研究表明,甲下癣菌瘤对甲真菌病预后有不良影响。临床上,癣菌瘤表现为甲板内致密局限的白色肿块,可以是圆形或条状。组织学上,这些位于甲板内或甲板下的角化过度的团块里包含着大量真菌。真菌的关节孢子形态具有较厚的细胞壁可阻碍抗真菌药物的渗透杀伤,对口服抗真菌药的反应较差。

二、既往感染及遗传因素

存在既往感染史的甲真菌病患者预后较差。临床上部分接受标准治疗后未治愈的甲真菌病患者即使再次接受标准治疗疗程,其疗效仍差强人意。

三、其他疾病对甲真菌病预后的影响

糖尿病:研究表明,血糖控制水平与甲真菌病患病率有关,在糖尿病患者中,甲真菌病疗效相对较差。以非皮肤癣菌的霉菌引起的感染最多,其次是酵母菌,皮肤癣菌感染最少。

银屑病:有学者指出,银屑病患者的甲床破坏使甲抗感染的天然屏障受损,更容易遭受真菌侵袭,银屑病患者甲真菌病患病率要高。研究显示,伊曲康唑治疗银屑病患者甲真菌病的有效率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其有效率仅达20%。

四、其他因素

药物的选择及应用:甲真菌病最常见的病原菌为皮肤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最多。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多为广谱抗真菌药,但各有其作用特点。针对不同菌种感染选择不同的抗真菌药物是改善甲真菌病预后的重要因素,真菌培养鉴定菌种有利于临床医生选择药物,从而改善预后。药物间相互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周围血管病变的影响:周围血管病变可能会影响甲真菌病的预后。已有研究证实,甲真菌病的发病率与静脉功能不全及外周动脉疾病有明显相关性。

机体的免疫状态: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或应用免疫抑制药物,也会对甲真菌病预后有不良影响。

五、结语

影响甲真菌病预后的因素既包括甲的局部因素(临床类型、生长速度、甲板厚度、甲母质受累、甲剥离、甲下癣菌瘤),也包括患者全身状态及其他疾病,同时药物的选择也会影响预后。因此,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从而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甲真菌病的治愈率。


朱小美
朱小美 医师
武汉同济医院 皮肤病与性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