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福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中医与免疫

发表者:杨光福 人已读

传统中医怎样认识人体免疫功能?

杨初整理,杨光福审阅。

资料来自网络。


99%的疾病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

陈博士曾受邀于美国最大的一个医学研究机构。在和科学家们一起讨论的时候,得到一个结论,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她认为免疫系统的功能本身很强,但正是由于化学药品的副作用,而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陈博士曾经做过10年的癌症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任何的药物、化疗、电疗能够真正治疗癌症。她说,化疗只是赌博,成功率在1%左右,因为用作化疗的药品无法识别哪一个细胞是癌细胞,哪一个细胞是身体里的好细胞。相反她看到许多被医生宣布只有两三个星期寿命的病人,过了几年后还活着,而且癌细胞已经消失。这种药物无法治愈的疾病,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治愈了,这就证明自身免疫力比化学药品更强。

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和法氏囊,胸腺是人体主要的淋巴器官。外围的淋巴器官则包括扁桃体、脾、淋巴结、集合淋巴结与阑尾。这些关卡都是用来防堵入侵的毒素及微生物。早期西医不知道胸腺的功能,认为胸腺是一个没有用的器官,但根据后来的跟踪调查发现,所有胸腺被毁的人都得了癌症,因为他们丧失了最重要的免疫器官。现在很多人认为扁桃体没有用,就把它割了;有些人在做手术时,顺便将盲肠割掉了,认为可以预防盲肠炎。其实盲肠是由免疫细胞充塞而成的,能够抵抗下腹部各类的感染。实际上,如果你的免疫系统不工作的话,你只有24小时可以活。


两千年前传统中医就认识人体免疫系统。

传统中医并没有“免疫”这一名称,但中医却包涵了许多预防疾病的说法。早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即有:“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就是预防生病。

免疫力就是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一种自我防护机制。这套机制复杂而精细。用中医的话来说,可以称做“正气”。《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不仅来自脏腑气血的调和,也与先天体质、后天营养有关,更与一个人的内心思想、情绪有关。当人饮食作息有节、思想正直、精神抖擞、眼神澄澈,就知道这个人正气足,病邪不容易上身。而有的人常熬夜、疲倦、精神不振,眼神涣散,这表示此人的气虚了,病邪会趁虚而入,此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从整体上研究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不管是一天的昼夜变化,还是一年的四季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而人体本身不会通过“正气”来自我调节,故提倡在养生保健方面要顺四时变化,主动维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从而保持人体本身内在平衡。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疾病怎么会来袭呢。此原为道家所尊奉的养生途径,中医养生深受其影响。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他认为发病与否取决于正气的虚实,《伤寒杂病论》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说明全身的元气、真气的充盛正常可以免受病邪侵入而保持健康。并倡导:“若人能养慎……不遗人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就是说人们只要善于用各种方法保养正气,而使卫气充肌表、固腠理、卫外功能正常,防御屏障巩固,病邪也就不能通过腠理侵犯人体内部而致病。

中医属于道家学术系统的一环,讲究“天人合一”,道家认为,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其它生物机体也都一样。人体一切气血循环流动等,都有与大宇宙互相联系的管道。人生病,就是这个小宇宙的运行出了问题,偏离了其正常的运行规律,偏离了“道”。

中医治病,就是要把人体这个小宇宙的运行归回到其正常状态,使其符合道法。其治疗方略中就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的正常状态。同时它所采用的草药等都是取之于大自然的,利用其自然属性来扶正人体,使人体恢复其自然无病状态。对于染病的起因,西方医学认为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抵御不足而导致病原体入侵,而中医则认为是脏腑“正气”不足造成“邪气”入侵。

自古邪不压正,刚正之人血气更为阳刚,为邪之所惧。所以平时多做善事,便积累一身正气。相反若是做伤天害理苟且之事,内心发虚,阳气自损。心不正气则虚,气虚则阳弱,而邪最喜阴,身体阴气重,则邪易入侵。因此一身正气是可以陪人一辈子的,这是其它药物远不能及的。


本文是杨光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