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秋月
副主任医师
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美容门诊部
整形科
改良“Z”转瓣法——效果更好、更“无”痕的内眦矫正术
986人已读
传统的内眦赘皮矫正术,例如“Z”成形术、speath法、“V-Y”成形术、墨氏法、横切法等,其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是通过皮瓣法调整内眦部皮肤形态。但因为内眦部独特的解剖结构,单纯通过皮瓣调整矫正内眦赘皮,很难有效缓解内眦部皮肤张力,存在术后瘢痕明显、矫正不足、复发率较高、内眦形态不自然等问题。
因此,我更推荐用改良“Z”转瓣法来矫正内眼角问题。
改良“Z”转瓣,这个术式的进步意义主要有二:改良的“Z”切口设计和“立体定位”。
改良“Z”切口

不同于传统“Z”以赘皮边缘为中轴画出“Z”形切口的内眦切口设计法,改良“Z”构建不对称不等边“Z”字切口的方式更精准、形态更自然。
立体定位
(转瓣法和眦韧带的固定)
转瓣法是传统皮瓣法的进步,对皮下错位、错构组织的处理更彻底,且能有效降低内眦术后的复发率;
眦韧带的固定,比传统法多了反向钩挂于眼轮匝肌的步骤,在模拟仿生的同时达到了深层减压的目的,使得矫正后的内眦形态更自然、也大大降低了术后留疤的概率。

正常内眦韧带生理位置
本文是李秋月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