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更多的妇科肿瘤患者走上可治愈之路,新“三驾马车”有序组合显著延长无癌生存时间
妇科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杀手,近年来不少女性名人因为妇科肿瘤而去世,如因宫颈癌逝世的梅艳芳和李媛媛,以及死于卵巢癌的龚如心和李楠……因此,大多数女性对妇科肿瘤心存恐惧。常见的妇科肿瘤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妇科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
在妇科的三大恶性肿瘤(宫颈癌、内膜癌、卵巢癌)中,卵巢癌因发病率排第三、死亡率排第一而被称为“妇癌之王”。
卵巢癌患者还面临三个魔咒般的70%:70%的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70%的初治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仍可能在2-3年内复发;五年生存率为30%,即5年后70%的患者死亡了。

过去几十年来妇科肿瘤治疗以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手段为主,被认为治疗妇科肿瘤的“三驾马车”。还有近年来发展得较快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这些治疗手段各有优势,适应不同的人群,目前的突破和进展比较大的当属靶向治疗。另外,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历经数十年的经验积累,显著的临床数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的认可和指南推荐。
手术+化疗+维持治疗”让卵巢癌变慢性病。介绍,卵巢癌的初始标准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并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患者普遍预后较差,70%的初治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仍可能在3年内复发。过去,卵巢癌一旦复发,手术治疗的作用有限,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卵巢癌患者会陷入“化疗—复发—化疗”的往复循环中,70%的患者活不过5年。
2021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臧荣余主任团队在肿瘤领域顶级期刊《柳叶刀-肿瘤》(Lancet Oncology)在线发表了“铂敏感复发卵巢癌二次减瘤术对比单纯化疗的,3期多中心、随机对照SOC-1研究”,二次手术在合适的患者中可以考虑;iMODEL评分加上PET-CT是患者选择手术的标准。然而,中国成果在文章附件中给出了重要提示:如果手术切不干净肿瘤,反而对患者不利,手术效果将不如化疗,这一点上与美国GOG-0213观点是一致的。美国GOG-0213非手术组生存略优于手术组,隐含的意义是一样的。“手术切净与切不净”不是所有妇科肿瘤手术医生能够明确的、也不是手术记录能够明确的。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患者身体状况、手术技巧等都会影响手术R0率。我们不能改变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患者状态,但可以提高手术技巧来提高R0率。

腹膜是肚皮下覆盖多个内脏的薄膜,容易被附近器官的癌细胞入侵,尤其是卵巢癌腹腔转移更为常见。我们经过近二十年的临床经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可有效控制晚期卵巢癌或卵巢癌腹腔转移。即使癌病再次复发,也有机会经化疗后进行持续治疗,可望能长期控制病情。治疗方案多采取白蛋白紫杉醇或紫杉醇,顺铂或卡铂,贝伐单抗等。

待疾病控制后根据患者基因检测PARP结果,确定是否适合靶向治疗。适合者,配合靶向治疗,可明显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据统计显示,采用维持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和没有采用维持治疗的患者相比,单纯靶向治疗5年生存率就提高了近10%。PARP抑制剂耐药后化疗:PARP抑制剂耐药后的患者对含铂或非铂化疗均有应答,PFS2在含铂及非铂化疗方案之间无显著差异。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进展后,仍可考虑使用含铂化疗进行再次治疗。
我们观察,若疾病再进展,再次腹腔温热灌注化疗仍有效。这也使得卵巢癌的治疗模式发生了改变,从以前的“手术+化疗”转变为“手术+腹腔化疗+维持治疗”,该模式被认为是治疗卵巢癌的新“三驾马车”,也有望让卵巢癌走向“慢病管理”之路。新“三驾马车”有序组合显著延长无癌生存时间。
随着可及性的提升,将有助于更多卵巢癌病人从创新治疗获益,延缓复发,实现长期无瘤生存,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改善大病致贫的状况,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全面提升中国卵巢癌的整体治疗水平。
本文是韩克起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