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性吐奶
这种吐奶的量通常比较大,次数非常多,呈喷射状,可能还伴随鼻腔一起喷出,宝宝伴有明确的不舒服或者呕吐感,这种不舒服感可能表现成剧烈的哭闹。

形成这样「病理性吐奶」的原因一般有四个:
1、胃食管反流
食管与胃部连接的地方有一圈叫做食管下端括约肌的肌肉,正常情况下,一旦吞咽完毕,食物进入胃部以后,括约肌就会像一扇门把食物关在胃里,防止食物和胃酸反流到食管。反流主要是因为食管下端括约肌还未成熟,不但没关,反而开着,胃酸反流到食管,刺激或者灼烧敏感的食管内壁,引起疼痛。不是所有的婴儿都会反流,有的婴儿吐的多一些,有的吐的少一些。如果胃里的食物恰好反流到食管中部,宝宝会感觉疼痛,但不会吐,这叫隐匿性反流。有时反流的食物到达喉咙后部,引起恶心、噎住、咳嗽等,甚至会进入肺部,引起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和类似哮喘的症状。针对这种类型引起的疼痛和吐奶,可以尽快带着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诊断。
2、幽门狭窄
婴儿期最为严重的呕吐是因为肠梗阻,有局部的,也有全部的。肠道内的堵塞物使乳汁无法通过,又涌回食管。其中最常见的是幽门狭窄。幽门狭窄的宝宝在出生后一两周内并不明显,慢慢的幽门周围的肌肉变窄,直到像皮筋儿一样紧紧勒住胃的下端开口。
随着开口变得越来越窄,乳汁无法通过,全部堆积在胃里,形成喷射性呕吐。这种呕吐可以喷的非常远,最远可达60厘米。「幽门狭窄」的典型表现是宝宝喂完奶后肚子胀的像个又大又紧的球,吐完后就瘪掉;经常饿,急于吃奶,紧接着就呕吐和再一次如饥似渴的吃奶。如果宝宝持续出现喷射性呕吐;同时伴随着体重减轻或者没有增加;有脱水迹象:皮肤发皱,嘴部、眼睛干燥,尿的次数减少等这些情况时,需要立即就医。有的宝宝每天可能会出现一两次的喷射性呕吐,但不影响吃奶、睡觉、情绪、排泄和体重增长时,可以再继续居家观察。
3、喂奶不当
配方奶调配比例不当、过期、潮湿变质,或者劣质牛奶、奶粉;人工喂养奶具的清洁、消毒不符合要求被细菌污染。
4、其他疾病导致
由其他的疾病导致,比如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外伤等等,这些呕吐奶通常伴随其他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妈妈和家人们区分清楚「溢奶」、「生理性吐奶」、「病理性吐奶」十分必要,「溢奶」和「生理性吐奶」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不影响宝宝的情绪,不影响宝宝的吃奶和睡眠,没有其他的不适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发育逐渐减轻或者消失,在接近出生后第1年末,生理性胃内容物反流或呕吐的次数减少,在18个月月龄以上的儿童中少见。其实大部分婴儿自己甚至不会注意到自己「溢奶」和「吐奶」了,而「病理性吐奶」则不然,宝宝的反应会更加剧烈,如果在呕吐物种除了乳汁还发现了血样物质或者黄绿色物质时,也需要及时就医。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