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梁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图文文章

易获得病理性瘢痕没你想象的那么好治!!!

发表者:郑梁 人已读

易获得病理性瘢痕没你想象的那么好治!!!

本文表格摘自《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8年5月第29卷第5期:中国瘢痕疙瘩临床治疗推荐指南

瘢痕是皮肤在各种创伤后形成的自然产物,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jpg

以下是它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瘢痕较小可以切除后直接缝合或者设计各种局部皮瓣,瘢痕面积较大时可采用游离皮片移植、 扩张皮瓣、 预构皮瓣等。

2、减张治疗

整形外科减张缝合技术与减张装置,如减张胶布、皮肤减张器、特殊减张缝合线等,对于减少瘢痕的形成及降低瘢痕切除术后的复发率具有很大的帮助。

3、放射治疗

利用射线辐射的能量使得瘢痕组织受到损伤从而抑制瘢痕增殖破坏瘢痕结构,常在术后早期(术后24小时内) 开始进行放疗。

4、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包括曲安奈德、倍他米松等局部注射治疗,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胶原蛋白的降解、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抗肿瘤药物:5-FU 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病理性瘢痕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口服药物:常用的有积雪苷片,对瘢痕组织形成有调控功能,可作用于成纤维细胞降低细胞活性,还具有促进愈合、 调控愈合的作用。

外用药物:如硅凝胶和洋葱表皮提取物等,可软化瘢痕,有效地改善瘢痕弹性、厚度、瘙痒、红斑等,临床上推荐从伤口愈合2周开始,每天外用12~24 小时,持续至少3个月。

5、压力治疗

弹力套、服带有的压力可引起局部组织缺氧,导致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速度下降,防止瘢痕增生和挛缩。

6、激光治疗

最常用的激光: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脉冲染料激光和调Q开关激光。

7、其他正趋于流行的治疗

脂肪移植技术:脂肪源性干细胞具有抗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诱导血管新生的特性,可促进创伤愈合、 软组织修复和瘢痕重塑。

肉毒毒素注射:A型肉毒素能够通过干扰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增殖,调节胶原的合成和降解, 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的活性,减少皮肤表面张力来抑制瘢痕的形成。

这么多方法都试过了,为什么有的瘢痕还是那样,甚至反而越长越大,经常瘙痒疼痛,发红破溃呢??? 这说明你极有可能长的是易获得病理性瘢痕(瘢痕疙瘩)…………,告诉你千万不要随便治疗哦,特别是别人一说你就切了,可能越切越大,最后…………

b3aa501d932f6ee64298f45182c65c4.jpg


下面我用瘢痕疙瘩的治疗指南来为大家梳理一下治疗过程:

1止血期.jpg


在止血期如果损伤至真皮层一定要做伤口的减张处理,如果减张效果不好,伤口太长出血太多建议尽早做减张缝合(美容缝合)。

2炎症期.jpg


血不流了,伤口不疼了,告诉你还没结束呢,你需要做好伤口的清洁,如果接受了放射治疗一定要及时换药,让专科医生观察下皮瓣的血供,及时做好处理。如果感染了,这几天你就白挨了…………

3增殖期.jpg

慢慢的免疫细胞消除了坏死细胞和细菌,伤口内开始长“肉”了,机体通过肉芽组织和表皮细胞增生填充受损的区域,就和“砌墙”一样。

4瘢痕成熟.jpg


墙砌好了,表皮和真皮长好了,你可千万别觉得这就结束了,虽然你看到了平整的皮肤表面,可能就是和局部皮肤颜色有些不一样,也许会有些瘙痒,也许会有些发红、蜕皮…………

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有工人还没停下来呢………

5过度增生.jpg

他们还在辛苦的砌墙呢,看右图你应该知道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了吧…………

怎么才能按下暂停键???,stop!!!

以下就是专家共识,治疗指南中的流程,供大家参考:

预防性治疗流程图.jpg


什么是高增生风险,增生是低增生风险呢?由于内容太多,有机会再单独说说吧~

瘢痕分级治疗.jpg


筛选完毕了,其中最难治愈的就是瘢痕疙瘩了,很多朋友分不清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所以有很多疑问。其实,我们说的易获得病理性瘢痕,需要治疗的就是瘢痕疙瘩,以下是治疗它的流程:

48860b0ef9ffe40a3f9a8f906ff24e5.jpg

小型瘢痕疙瘩治疗流程图

50c37409be50551157fd48cce4941cd.jpg

中大型单个瘢痕疙瘩治疗流程图

740cbb8d64736c4d7752c0d5df5a1f0.jpg

超大型瘢痕疙瘩治疗流程图

aba96a3bccb6e58ddb705404bfbd65d.jpg

另外,对于儿童瘢痕疙瘩的治疗,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慎用激素类及抗肿瘤类药物的使用,如需医生使用了一定要和治疗医生做好随访!!!

儿童瘢痕疙瘩的治疗流程图

8a351b84a4d6e94f3beaf2e844fbb04.jpg

值得注意的是治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保持随访,避免复发,具体的时间一定要谨遵医嘱!!!


本文是郑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