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活动
发表者:肖娟 人已读
当我们沐浴在春天的暖阳下,倾听鸟鸣花开,却有一个群体生活在无声世界,甚至连自己的爸妈的呼唤无法听到,他们就是听障儿童。中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有13.7万,每年新生听障儿童2-3万。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期,听力残疾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心理和社会交往的发展。 2022年3月3日是全国第23个爱耳日,南华大学附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们走入衡阳市石鼓区聆音康复学校,与这群特殊的孩子们面对面,开展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爱耳科普义诊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有奖猜谜语、手工DIY等方式,为小朋友们普及听力健康科学知识。希望在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每个听障儿童都可以尽早享受康复服务,恢复参与正常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新生儿为什么要重视听力筛查?
1.2004年12月,卫生部正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规范”纳入到《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中。
2.新生儿出生3-5天进行初筛,初筛未通过,则需在出生42天内进行复筛,如果复筛仍未通过,则需在3月之前进行听力学诊断性测试。
3.被诊断为具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应在6月龄前得到合理的医学干预,包括助听器验配以及人工耳蜗等人工听觉植入技术和康复训练。
什么是遗传性耳聋?
1.遗传性耳聋系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的异常所致的耳聋。数据分析显示,我国的先天性耳聋中60%与遗传性耳聋基因有关。
2.遗传性耳聋通过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基因致病。
3.遗传性聋发病率较高。但是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致聋基因的机会是很少的,而同血统的,则可能相同。故近亲结婚者,本人虽正常,其子女患遗传性聋的发病几率较非近亲结婚子女耳聋发病率要高6~9倍。
遗传性耳聋如何确诊?
基因诊断是确诊遗传性耳聋的必要手段。抽取外周血1~2 ml----从血液中提取DNA----应用芯片或测序---报告解读。需要注意的是,家族中没有耳聋患者不能排除孩子是遗传性耳聋的可能。
遗传性耳聋如何治疗?
1. 双耳重度遗传性耳聋,人工耳蜗植入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2. 对于中度遗传性耳聋患者可以通过配戴助听器补偿听力损失;
3.还有一些表现为传导性耳聋的遗传性耳聋患者,可以通过听骨链重建手术提高听力。
先天性耳聋的预防:
先天性耳聋就是出生时即伴随耳聋。60%的先天性耳聋源于基因遗传,40%的先天性耳聋源于孕产期因素。
1.备孕前夫妻双方进行基因筛查;
2.孕期羊水筛查都有助于实现优生优育;
3.加强母体在孕期产期的护理,预防母体和新生儿病毒感染;
4.孕期用药一定进行专业咨询,不应随便服药。
听障儿童接受康复训练的意义
1.帮助听障儿童学习听说,全面改善听障儿童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个性发展;2.家长可在儿童听障康复中学习科学教养儿童的知识,给听障儿童创造更好的家庭生长环境;
3.听障儿童康复后,可以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对社会经济发展及文明社会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有奖谜语竞猜,孩子们踊跃抢答
肖娟副主任医师仔细为孩子检查耳朵
专家们与孩子们一起进行手工DIY
爱耳日活动结束,南华附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们与学校老师孩子合影
本文是肖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