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赵田 人已读
中国是食管鳞癌大国。全世界的食管鳞癌患者,有一半是中国人。跟肺癌不一样,食管癌治疗进展并不快,可选择的治疗手段并不多,主流治疗依然是手术治疗。食管癌手术操作包括两部分,先是切除肿瘤病灶,然后重建消化道。因为手术操作往往涉及颈部、胸部和腹部,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一个胸外科住院医师成熟标志就是,可以同时管理4个食管癌手术患者。可见食管癌术后管理的复杂性。做了这么多年手术,管了这么多年的食管癌患者,如果你问我,食管癌手术以后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并发症是什么?那只能是吻合口瘘。
什么是吻合口瘘?
食管癌切除了,中间空了一大截,这时候就需要把胃修剪成管子的形状(模拟食管),然后从腹部拉上去,和上面剩下的一段食管接起来。这个接口,就是吻合口。接上以后,它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期,在这段时间内,两边的粘膜会彻底愈合,然后这个消化道就算彻底重建了。但是,有少部分的食管癌患者,会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愈合不佳的现象,于是,接上的吻合口因为没有彻底长好而出现缺损。这个缺损,就是吻合口瘘。
凭什么是吻合口瘘?
吻合口瘘一旦发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胃内容物外流。胃壁上有了个缺损,里面的东西就自然而然地流出来。那些东西,都是不仅很脏,而且有腐蚀性。脏,因为里面混有很多细菌,流到哪里,就把感染带到哪里;腐蚀,因为里面混有很多胃液,它能消化食物,同样也能消化我们自身的组织。像极了雷德利.斯科特所塑造的经典科幻怪物——异形。它的存在就是恐惧,连流淌的血液都充满腐蚀性。
对食管癌患者而言,吻合口瘘的体验也是非常糟糕的。因为,一旦诊断,首先要面对的是长时间的无法经口进食。因为吃东西、喝水都会从吻合口瘘口流出来,加重病情。然后,在住院期间还要忍受每隔1-2天1次的伤口大清洗。而如果脓液引流不畅积聚在胸腔内,则会进一步引发胸腔内感染、重症肺炎等。最恐怖的是那些包绕在胸腔大血管旁边的脓肿,因为位置深在难以有效处理,而持续存在的脓液会慢慢腐蚀血管壁,直到血管穿孔。
吻合口瘘有风险,处理起来需谨慎,所以这部分患者延期出院现象非常明显。我自己手上的吻合口瘘患者,从诊断开始到出院,一般至少需要3周以上的时间。那就意味着,他们的住院时间要比正常出院人群长3周以上。这3周,患者受苦,医生受累。
吻合口瘘是怎么发生的?
吻合口瘘危害巨大,因此学术界关于它的发生争论已久。但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它的发生。从目前来看,病人体质、营养状态、手术技巧、胃本身的血运特点以及吻合口张力都是可能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举个例子,开车不饮酒,喝酒不开车,因为不安全。但是,不喝酒情况下,车祸一样屡屡发生,就是因为还有太多太多的影响因素。吻合口瘘,就是食管癌手术以后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不高,危害却很大。这个发生率,不同中心报道的结果不一,一般波动在5%-10%之间。
写在最后
目前,随着我们处理吻合口瘘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已经比原来小很多了。绝大多数吻合口瘘,都能在相对早期的阶段被发现并得到处理。早期瘘在有效处理情况下,愈合是很快的。 曾经就有几例早期瘘,一周长好出院。但必须承认的是,因为吻合口瘘目前发病原因不明,所以我们还没有很好的预防手段可以从根本上消灭它。所以,它是个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不愿意面对的并发症。可能半年不瘘,然后一个月连着瘘好几个,但却没人知道到底问题出在哪。这种无处不在的鬼魅,让很多人对食管外科望而却步。
很多前辈告诉我,要想做好食管外科医生,首先第一条,就是学会如何处理吻合口瘘。这句话换一个角度来说也一样合适。要想做食管癌手术,首先第一条,是要接受吻合口瘘可能发生这个事实。然后,如果它没发生,你可以庆幸自己的好运气。而如果它不幸发生了,则请收拾好心情、摆好心态,因为只有医患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克服它。我常常说,手术有风险,我们都要尽最大努力,但做最坏打算。这个最坏打算,对食管癌患者而言,就是吻合口瘘。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