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发表者:邱斌 人已读
首先,什么是3D打印技术?最直观的,在《碟中谍》系列电影中出现的打印人皮面具的画面运用的就是3D打印技术(如下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不再仅仅存在于影视作品中。近30年的发展迅速,人们已经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人体模型,并通过3D打印机将设计的模型精确的打印出来。
北医三院肿瘤放疗科王俊杰主任团队运用的正是与此相似的3D打印技术,只不过我们利用的是增材技术,不是雕刻,而是喷涂打印。首先在患者术前CT影像上设计安全的穿刺路径,精确避开重要器官和结构,再通过3D设计软件将CT影像进行3D重建,把穿刺区域的体表结构与针道信息固定下来,并建立模板模型(即下图中模拟的模板区域)。此模板上具有精确的针道信息,包括体表进针点,进针方向及相应的穿刺引导柱等。每个模拟的模板都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的,再运用3D打印机打印出模板(见下图粒子植入前设计的个体化模板)。
穿刺时经模板上的引导柱进针,就可以达到精准穿刺的目的,深度也可以在计算机中计算出来。我们在国际期刊中已发表模板引导下的穿刺误差,结果显示误差控制在毫米以内级别(Qiu B and Wang J (2021). The Accuracy of Individualized 3D-Printing Template-Assisted I 125 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for Recurrent/Metastatic Head and Neck Cancer. Front. Oncol. 11:664996. doi: 10.3389/fonc.2021.664996)。
以前徒手无法精确穿刺的部位,如颅底、腹膜后、大血管气管旁的病灶,现在可以轻松、精准、安全的实施穿刺(见本文最后的实战病例)。该方法可用于穿刺活检及放射性粒子植入。
个体化模板一般用于比较复杂的病例。对于大多数病例,直接使用平面模板固定针道即可(如下图)。我们可以预先在电脑上设计进针路径,在平面模板的辅助下,将预先设计的穿刺针稳稳的送到我们想要的位置,实现穿刺活检或者粒子植入的目的。具体请直接点击以下我们已经发表的视频链接,更加直观。
实战病例举例
本文是邱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