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宫内膜蠕动波:想怀孕千万别忽视它!
看到“子宫内膜蠕动波”,你会不会觉得奇怪:单知道肠道会蠕动,是为了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向下运送,原来子宫也会蠕动吗?子宫蠕动又是为了什么呢?
别急,我们这就为您解惑!
什么是子宫内膜蠕动波?
子宫内膜蠕动波就是子宫内膜的蠕动现象,而子宫内膜的蠕动实际上是由于子宫内膜下层的子宫肌层的非同步性收缩导致的,并不是子宫内膜本身在蠕动。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经阴道B超录像检查子宫内膜蠕动的方式及频率。
在超声下,我们可以看到子宫内膜像肠管一样蠕动,但与肠蠕动相比,子宫内膜蠕动是十分轻微的。
子宫内膜蠕动波有什么用?
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子宫内膜蠕动波的波动方式,即蠕动方向、频率、幅度等是有所不同的,而子宫内膜蠕动波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作用也是不同的。
1、月经期:
反向运动(从宫底至宫颈的蠕动波),利于经血的排出。
2、卵泡期:
随着卵泡的生长,正向运动(从宫颈至宫底的蠕动波)的频率、速度及波幅逐渐增加,有利于精子在女性生殖道的快速运送,有利于受精,于排卵前达高峰。
3、黄体早期(排卵后早期):
相向运动(同时源自宫颈和宫底的相向波)出现,帮助阻止胚胎从宫颈或输卵管排出,有利于胚胎着床。
同时此种运动方式可引起宫腔内液体的流动,为着床前胚胎提供必需营养和氧气。
4、黄体晚期(排卵后晚期):
蠕动越来越少,为胚胎着床提供安静环境。
哪些因素会影响子宫内膜蠕动波?
雌孕激素:雌激素上升会造成蠕动波频率的增加,孕酮上升会造成蠕动波频率的下降。
激素紊乱 :PCOS 患者子宫内膜蠕动波频率下降
子宫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先天性子宫畸形等子宫病变均可造成异常的子宫内膜蠕动。
胚胎移植:移植管触及宫底和应用宫颈钳的机械牵拉可能增加子宫内膜蠕动。
子宫内膜蠕动波是怎么影响怀孕的?
如果子宫内膜蠕动波发生改变,方向出错或者频率过强,都有可能影响精子进入和胚胎着床,从而影响生育。
对于人工辅助生殖的患者来说,胚胎种植时子宫内膜蠕动波的异常是导致胚胎无法着床的确切原因。
若在排卵前,正向的子宫内膜蠕动波(从宫颈至宫底的蠕动波)未逐渐增强成为主流,精子很可能不能有效地从阴道游至输卵管与卵子受精;
若在排卵后,正向蠕动波的强度未减弱,胚胎很可能被移送至输卵管甚至腹腔,导致宫外孕;
若排卵后,蠕动波的方向以反向(从宫底至宫颈的蠕动波)为主,则胚胎很容易被排出宫腔,导致胚胎种植失败。
哪些情况下的子宫内膜蠕动波需要特殊干预?
在人工辅助生殖的过程中,一般在有以下情况时会选择对子宫内膜蠕动波进行干预:
- 既往有移植失败史且观察到移植日子宫内膜蠕动过快的患者。
- 反复种植失败者。
- 既往有移植失败史且有子宫腺肌症、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患者。
- 既往移植手术后有宫缩痛者。
如何干预异常的子宫内膜蠕动波?
- 在腹部B超引导下移植,减少对子宫的刺激,将胚胎放在最合适的位置,精准移植。
- 使用阿托西班,可以抑制宫缩,增加胚胎种植率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 使用阴道用黄体酮,可以明显降低子宫内膜蠕动频率。
- 对于有条件移植囊胚者,尽量予以囊胚移植。
- 对有子宫病变的患者,建议鲜胚冷冻,待问题解决后再行冻胚移植;如果使用冻胚移植,则在进入周期前就要予以药物或手术预处理。
本文是叶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