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仕荡
王仕荡 检验技师
凤阳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

新冠疫苗可导致HIV检测假阳性!

7268人已读

最近,各国生产的新冠疫苗陆续投入使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已经在阿联酋、巴林正式批准上市,匈牙利已经正式和中方达成疫苗合作,巴西和墨西哥也计划将中国制造的新冠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

但与此同时,一些国家的疫苗安全性引发了不小的担忧。

就在上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和生物制药公司CSL Ltd.联合研发的一款新冠候选疫苗已被澳洲联邦政府放弃,因有接种者的HIV检测结果呈假阳性。

看到这条新闻,与其盲目担心,不如我们先来问一个“为什么”。

01.

为什么会出现「HIV假阳性」?

●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次疫苗的工作原理,答案就藏在里面。

昆士兰大学研究的疫苗类型为蛋白质亚单位疫苗,这里的蛋白质就是病毒的抗原,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又不具有感染性,所以蛋白质亚单位疫苗就是在体外制备抗原,然后注入人体,刺激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换种形象的说法,抗原其实就是送到我们体内的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告诉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可能要打仗了”,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迅速组织一批“士兵”严防以待,只要敌人来了(真正的病毒带有核酸,能够感染人体),就会被已经准备好的士兵杀死。

但是这里面有个技术难点,在体外制备的抗原是根据发布的病毒基因经过一系列诱导表达出来的,这就可能和病毒蛋白天然长得样子有区别而导致体内的免疫系统识别不了。为了不让传达的“信息”失真,科学家们找到了解决办法。


分子钳稳定抗原设计概念

传统的做法是对抗原分子进行修饰,换言之就是给抗原失真增加阻碍以避免其失真。昆山兰大学用的是他们的专利技术分子钳,如上图所示,增加了分子钳的抗原底部形成了一个超级稳定的六聚体结构,这个结构就像麻花一样紧紧的将抗原固定在了一起,从而可以使抗原保持原来的样子。

此次疫苗研制中所用的分子钳是HIV gp41蛋白,这就是让新冠疫苗出现“HIV假阳性”的罪魁祸首。

● 为什么科学家不使用传统的做法,而要使用分子钳呢?为什么又冒险使用HIV蛋白呢?

因为使用分子钳技术可以缩短疫苗研制的时间。

传统做法生产的抗原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优化,而使用分子钳可以产生较高质量的抗原,所以可以快速开发疫苗。

选择HIV gp41蛋白不仅因为它和抗原的结构吻合,可以轻松和抗原结合在一起,而且它可以形成六螺旋束这种稳定的结构。据昆士兰大学的报道,试验参与者被告知了对这种成分产生部分免疫反应的可能性,但出乎意料的是,诱导的水平会干扰某些艾滋病毒测试。

● 只因疫苗出现“HIV假阳性”有必要取消计划吗?

其实是非常有必要取消计划的。因为目前HIV检测的技术还不足以区分,究竟是感染所造成的阳性还是注射疫苗所导致的。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出现假阳性,可能与试剂、样本的质量、操作人熟练程度、某些疾病(如癌症、妊娠)等有关。在初筛出现阳性时,会重新抽血,然后用不同厂家试剂或不同方法复检,双阳性或一阴一阳的标本会送到 HIV 确诊实验室确证(一般为市疾控)。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王仕荡
王仕荡 检验技师
凤阳县人民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