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科普
发表者:姚海红 人已读
在门诊,总会有患者问到:“姚大夫,听说类风湿关节炎是不死的癌症,我没有信心了”。其实,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科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是慢性病,但是并非“不死的癌症”,经过规范的治疗,完全可以控制得非常好,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这里,我将曾经治疗过的一例患者的心路历程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确诊:身体疼痛我被诊断出类风湿关节炎】
在2017年冬天的一天,我跟我爱人去接孩子放学。因为附近有一个公园,正好有个滑冰场,孩子特别喜欢去那玩,于是我带着他去玩了一会。跟着孩子跑来跑去的,我大汗淋漓,感觉特别的热,难受的不行。为了凉快点,我脱掉了身上的羽绒服和毛衣,吹了一会凉风。也许就是这样,我的身体受寒了。回来后我发现我的手指关节疼的厉害,感觉很不对劲。
于是,我马上去了离我家最近的医院检查,当时只记得开了一点药。而且,吃过药后也没有啥问题,手指关节也不疼了。可隔了一段时间后,我的手指关节又开始出现疼痛的感觉而且有手指肿胀,早晨起来关节有发僵发皱的感觉,我又去了医院做检查。这次给我看病的是一位老医生,他看着我的化验单说,我的身体里一个类风湿因子指标太高了,已经达到了二百多,严重怀疑是类风湿关节炎。而老医生说他们那儿的医疗条件无法做出全面检查,需要去大医院做检查。
恰好我有一个好姐妹,她知道北京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是比较高的,于是她推荐我去人民医院做检查。于是,我去了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记得好像是4月9号出的化验结果,检查结果显示,我的类风湿因子居然达到了573U/L如此高的数值,血沉也升高,医生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治疗经历:临床试验我指标如过山车】
知道检查结果后,我的眼泪哗哗啦啦的止不住的流。在我的认知里,这个病非常痛苦。其中很大的一部分认知来自于我的父亲。因为他也得过这个病。得类风湿关节炎的时候,父亲刚退休,才60岁。而在那个年代只能在小县城里治疗,因此没过几年,父亲的手指出现了变形,身体都不能自如活动,只能坐上了轮椅。而且,这个病让人的全身骨头很难受。所以,确诊之后,我感到非常的害怕和无助,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当时医生看到后,连忙安慰我说,只要我积极配合治疗,是可以控制住病情的,不会出现我父亲那种情况。医生给我开了几种药,其中包括甲氨蝶呤,虽然这个药说明书写着治疗各种肿瘤,但医生说这个药物是类风湿关节炎“治本”的一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本”药物起效都比较慢,同时还配合了抗炎止痛药物来缓解关节肿痛的症状。虽然我及时用上了药物,症状有所好转,但是治疗1个月后,也就是2018年 5月份去医院检查时,我的类风湿因子数值已经高达1800多。为此我也比较焦虑,经过医生的充分解释后我选择坚持继续规律服药,关节肿痛的症状逐渐好转,到 6月份的时候类风湿因子数值降到了1300,到7月份降低到630多。直到2018年末,关节症状控制比较稳定,类风湿因子的数值也一直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虽然偶尔会出现类风湿因子的数值反弹的迹象,但是数值波动都不是特别的大。到2019年这一年,关节症状控制得很稳定,关节也不肿了,劳累的时候偶尔会出现关节痛,类风湿因子检查的结果也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血沉也正常,并没有起伏过大。那时我的病情才算是真正已经控制住了。
2020年那一年,国家出现了新冠疫情,开始全民防护,共抗疫情大战。那时医院还是处于防控的阶段,出于对自身的防护,我也没敢去医院检查。再加上我平时药物治疗维护的还可以,关节不痛不肿也没有晨僵了,所以2020年一整年没有去做任何检查,不过身体依然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这令我非常的开心。
随着国家对疫情的控制比较好,2021年1月份我去医院做了检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因为症状一直比较稳定,医生对用药进行了减量。
我也慢慢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方式,平时我也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小心谨慎的呵护自己,就可以好好的生活。
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我关节症状一直非常稳定,没有出现关节变形,如果我不说,外人也看不出来我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复查的化验指标一直趋于稳定的状态,类风湿因子的数值也一直处于可控的状态,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而且,日常生活也能够自理。所以,按照医生的医嘱规律用药治疗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医生说,良好治疗效果和积极规律用药和定期复查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我在得病的比较早的阶段就接受了科学有效的治疗。
【令人紧张的复查经历】
我遵守医生的嘱托,定期复查。虽然复查的结果不是每次都如人意,偶尔类风湿因子的数值水平还是波动,会令我感到害怕和紧张。但是经过合理的治疗和调整,身体也是开始慢慢的恢复,检验指标也控制到稳定。
【缓慢的康复经历】
虽然我一直服药治疗,但是治疗的过程是曾经也有过关节疼痛反复的情况,不过,通过吃药治疗,症状已经明显改善,手指关节也没有出现变形。治疗的时间虽然缓慢,但是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我的小小心得】
纵观整个治疗过程,我有小小的心得:不管面临什么样的疾病,一定不能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和压力,更不能过于着急焦虑,要有一颗平稳的心态。如果不幸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而且属于年纪比较大,一定要积极就医,尽早治疗,听从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平常也要多跟医生交流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得到准确科学的治疗方法和建议;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能让自己受风寒,注意保暖,但更要注意的是不能干重活,手指不能碰冷水;饮食上少吃一些辛辣刺激的东西;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盲目拖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医生评价】
这例患者自发病至今已经有4年多时间了,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和随访,关节症状控制非常稳定,目前不痛,不肿,没有晨僵,关节没有任何变形,完全看不出来有类风湿关节炎,化验指标也一直非常稳定,而且只用了每周服用1次甲氨蝶呤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这和她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讳疾忌医,规律的随访和复查是密不可分的。类风湿关节炎并非“不死的癌症”,虽然在目前的科学条件下还不能被治愈,但是完全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达到接近“治愈”的状态。但是大家也要清楚,类风湿关节炎是慢性疾病,体现在几个“慢”:(1)传统的“治本”药物起效慢,如甲氨蝶呤需要3个月左右才起效,如果使用生物制剂,则起效会快,但是并非确诊了类风湿关节炎就一定需要使用生物药,也并非每个患者都适合使用生物制剂;(2)达标“慢”,即使起效之后也不会能立刻能控制到比较理想的状态,该例患者在治疗8个月左右才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2018年4月开始治疗,2019年达到比较好的状态);(3)减药“慢”,需要持续稳定达到治疗目标后再考虑要药物减量,否则容易复发,复发后治疗的难度可能增加,按照最新指南,不建议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完全停药。总之,对于这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要做好和类风湿关节炎长期共存的准备。
附上该患者最近一次随访的手指关节的照片和视频
本文是姚海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