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周建华 人已读
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在手术或综合治疗后的定期复查中,可能会发现新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当转移灶只发生于局限范围内的淋巴结时,外科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案,但传统外科手术有并发症较多、创伤较大、颈部美观效果差等缺点,且部分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反复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反复开放式手术清扫淋巴结通常切口较长,导致颈部软组织黏连严重,严重影响美观和生活质量(颈部活动明显不适),也明显增加了手术难度。
2021年欧洲甲状腺协会《恶性甲状腺病变微创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由斯坦福大学医院头颈外科牵头发布的《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消融治疗国际多学科专家共识》均建议:对于术后复发的、放射性碘治疗无效的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患者,如果存在外科手术风险或拒绝进一步外科手术,可采用热消融治疗作为颈部外科手术的替代方案。对于预期寿命有限、既往颈部外科手术史、存在外科手术并发症、转移灶体积小(<20mm)、受累的侧颈部淋巴结数量有限(<4个)的虚弱患者,应主要考虑热消融治疗。
以上两个指南的发布,标记者甲状腺癌颈部复发淋巴结消融治疗得到广泛认可,特别是头颈外科医师的认可。相比于外科开放式手术,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和恢复时间短等优势。
病例展示
图1 甲状腺癌术后右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箭头),小约15×10mm
图2 彩超声显示:淋巴结内可见丰富的周围型血流信号
图3.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淋巴结(箭头),高回声消融区覆盖整个淋巴结
图4 术后半年复查,原淋巴结明显缩小(箭头),大小约9×7mm
图5 术后半年复查,淋巴结内(箭头)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图6 术后1年半复查,原转移淋巴结已完全吸收消失
本文是周建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