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林锋 三甲
林锋 主任医师
中山六院 结直肠肛门外科

林锋教授团队完成“腹腔镜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造口术”

353人已读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直肠癌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年龄比较大的直肠癌患者,过去往往因年龄大、基础条件差、合并疾病较多,手术并发症率和死亡率高,许多患者闻“癌”色变,害怕手术。其实年龄大并非手术的禁忌。


尽管中老年人心肺功能较差,合并疾病较多,手术后并发症的机率较高,但随着手术期管理手段的不断进步,外科护理日益精细化,只要术前能做好充分准备,多学科密切协作,针对患者存在的基础疾病和身体状况制定科学严密的综合治疗方案, 同时强化术后管理,大龄患者一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手术效果。


近日,林锋教授团队完成了一例“腹腔镜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造口术”。


患者赵先生,52岁,因“大便习惯改变,伴便血4个月”,在东北、北京和成都等多地求医,由于患者对放化疗的恐惧及疗效极为担忧。当他打听到林锋教授在这个领域研究的口碑和业界影响力,专门南下广州,寻求林锋教授团队的帮助。经检查在肛缘不足2厘米处可触及质硬半环状肿物,表面欠规则,活动度不佳,指套粘附血迹。经过一系列检查,考虑为:直肠恶性肿瘤T3aN2期。林教授认为患者病情不宜“保肛”,化疗效果不佳,及早手术是最优的选择,决定为患者手术治疗。



林教授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情,详细阅读了所有检查报告,经与团队成员研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并根据该手术的特点,选派出富有经验的团队成员参与到手术中来。

与往常一样,林教授早早就来到手术现场。仔细检查准备工作,时不时与助手们开开玩笑,缓解现场略显紧张的气氛。






手术开始了,首先是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然后是腹腔镜下探查肿瘤。探查顺利,很快就发现了肿瘤。久经“沙场”的林教授神情轻松,驾轻就熟,在助手们的配合下熟练地操作着。手术室工作人员忙而不乱,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操作,使得手术室显得非常安静,只听见医疗设备发出的“滴滴”声。


手术过程不仅是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医生体力的考验。整台手术持续了三个半小时,中间没有休息,没有停滞。林教授进行了一系列认真、仔细、果断的手术操作。手术完全如最初设想,避免了所有意外的发生。进入尾声,林教授还不忘向助手们讲授缝合伤口的技巧,指导助理医生完成收尾工作。确认全部无误后,才步出手术室休息。



手术完成后,切下的标本送病理检查,确诊是低分化腺癌,可见印戎细胞癌及粘液腺癌成分,溃疡型,镜下癌组织浸润肠壁全层,累及浆膜层。

术后当天晚上,患者已能下床走动。在术后护理阶段,康复科的钟文展医生及时跟进,配合护理部门,针对患者睡眠质量不佳的状况给予针炙辅助,保证了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有效配合了术后康复。




术后我们了解到,患者赵先生曾经去过北京及成都的多家著名的肿瘤医院就医,也进行过放疗。但这些医院的就医体验感不好,按照患者的话来说,经常是无人关注。每次就医时,对接的医生都不了解赵先生的情况,要费很大劲对医生详细说明情况,对于患者的疑问,则较少正面回答,基本上就是开单缴费,然后患者自己找科室放疗。第二次来,又是另一个医生,所有的情况又得重新讲述一遍。而且始终不知自己的病情到底如何,是好转?是恶化?无从知晓。患者的朋友曾经接受过林教授的治疗,效果很好,于是介绍患者找林教授诊治。鉴于历次糟糕的体验,患者先让家人到开强正康医院探查情况,再决定是否南下就医。林教授耐心细致的讲解,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全新的高端设备、硬件环境、训练有素的医护团队让患者家属彻底放下思想包袱,马上将患者接到广州来。事实证明,患者的选择没错,整个手术和后面的住院过程,患者和他的家属都很满意。


林教授常教导他的学生:“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要善待病人,尽全力为病人服务,从医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即治病救人。面对现今的职称评审制度,我们不能心浮气躁。科研工作服务于临床、来源于临床,只有把临床工作做好了,先成为医生,才能成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脱离临床高屋建瓴去做科研是毫无意义的。”

林锋
林锋 主任医师
中山六院 结直肠肛门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