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漏尿正常吗?压力性尿失禁成为中老年女性“最大的压力”
前段时间,我的门诊接诊了一对复诊的老夫妇。
老太太给我分享她的旅游照片,开心地和我说:
陈医生,我现在终于可以像以前一样出去旅游,不用老担心来不及找厕所,可以开心大笑,不会担心自己身上有异味。显然,这是个幸运的老太太。
这幸运源于她3个月前接受的一个抗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等可能导致腹压升高的活动时出现的不受控制的尿液流出的现象称为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在我国成年女性患病率18.9%,在50-59岁老年女性人群中,每四个人可能就有一个人会有漏尿的困扰。
可见,漏尿是很多中老年人常见问题,但可惜的是,患者对于漏尿这个事情羞于就医。
很多患者长期默默忍受漏尿带来的“难言之隐”。
更有许多老年病人通过减少日常活动和外出以及减少社会交往来缓解引起的尴尬,使晚年生活更趋于平淡孤单。
可见,漏尿真的是一件小事吗?
那漏尿为什么容易出现在女性,尤其中老年女性?
甚至一些相对比较年轻的女性生完小孩后也发现自己控制不好尿了。
因为,压力性尿失禁与生育、年龄增长息息相关。
问题出在盆底支持结构出现问题了。
女性的盆底支撑结构犹如一个吊床,把女性盆腔器官托起来,使在盆腔的子宫、膀胱、肠子各就各位,并维持正常的控尿、排便等功能。
大部分女性要经历妊娠和分娩,这一过程盆底肌肉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可能对盆底支撑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如产后没很好康复,可能就留下后患。
随着年龄增长,尤其当女性进入围绝经期之后,体内的雌激素骤然减少,体内胶原蛋白减少,盆底肌肉筋膜弹性下降,盆底支撑能力大大下降,一旦咳嗽、大笑等腹部向下压力倏然增加时,盆底支撑力不足问题就暴露了,就可能出现漏尿。

打个比喻:怀孕时,子宫就像个大西瓜,盆底组织就像一个篮子,一个大西瓜在篮子里放了近 10 个月,篮子多少都会被压松变形,如篮子弹性好,还可勉强维持原型,一旦篮子弹性差了,那原压垮的篮子就变形了。

有数据显示, 怀孕三次或以上的女性,未到围绝经期即有 20%的发病率。
慢性腹压增高。如慢性便秘、慢性咳嗽、 重体力劳动,是该疾病高危因素,甚至有些年轻女性也会罹患。
如果发现自己有漏尿情况,不要忽视及时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完善检查,及时治疗才是正确之路。

这一问题是可治愈的。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主要分两种: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轻中度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
①控制体重,肥胖会导致盆底肌松弛;
②生活规律,按时作息,保持大便通畅;
③生活中尽量避免过度腹压增加的活动;
④坚持盆底肌锻炼。必要时结合物理治疗可缓解症状或治愈;
重度患者或保守治疗无效病人可选择行一个微创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
上面那个患者就是该手术的获益者。
漏尿不可怕,重要的是早发现,及时干预,一定可找回一个幸福、快乐的中晚年生活。
本文是陈玉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