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疑得了“包皮龟头炎”,该怎么做?
如何确诊包皮龟头炎?
包皮龟头炎能治好吗?
服用抗生素要注意啥?
割包皮能治包皮龟头炎?
一.诊断

(一)包皮龟头炎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一般表现为龟头或阴茎处有水肿性红斑、水疱等,部分患者有干燥脱屑;
2.严重时红斑会继续扩大,龟头和阴茎出现溃疡面,可有糜烂、渗液和出血;
3.通常会有龟头疼痛、瘙痒和烧灼感;
4.细菌感染后溃疡面可有脓性分泌物;
5.部分人可能有全身症状,如疲劳、乏力、低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
有以上症状就千万要注意了,尽快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二)就医检查:
通过自查,高度怀疑患有“包皮龟头炎”,那么接下来请及时正规医院泌尿外科专科就诊,把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专科医生,切莫轻视。
就诊时,要如实将近期的性生活史、病史告诉医生,并接受一般及专项检查,为医院将“包皮龟头炎”与硬下疳、淋病、固定性药疹及其他如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以及脓疱病等做鉴别提供依据,明确诊断分型,对症个体化治疗。
1.硬下疳:为硬性溃疡,边缘整齐。
2.淋病:也可发生包皮龟头炎,但主要表现为急性化脓性尿道炎。
3.固定性药疹:常常由于口服磺胺类药物或止痛类药物引起,一般在用药后24~72小时发病。皮疹为突然发生的红斑,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当再次用药发病时,又在原皮损处出现同样损害。
4.其他:如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以及脓疱病等。
医生通过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包皮、龟头是否有疼痛、瘙痒等症状。
再观察患者包皮和龟头处是否有红斑、丘疹、溃疡等表现,结合问诊,基本就能诊断是不是包皮龟头炎了。

(三)实验室检查
比如进行一般血常规、尿常规检测,必要时取分泌物做镜检、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等,查找致病菌。
1.疾病可以通过直接镜检,刮取阴茎龟头、冠状沟或包皮处皮损表面鳞屑作为待检标本。将待检标本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制片,镜下可见成群的卵园形孢子和假菌丝,若是找到较多的假菌丝时,说明念珠菌处于致病阶段
2.利用染色检查疾病,也可用革兰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或PAS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其阳性率均比直接镜检法高。革兰染色,孢子和假菌丝染成兰色,刚果红和PAS染色,孢子和假菌丝则染成红色。
3.采集患者包皮或龟头处分泌物的样本,送去检查,主要做白细胞检测、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如果检测到白细胞数量增多,说明有炎症。通过细菌培养,可以明确是哪种病原体感染。药敏试验能看出来哪种抗菌药物弄死病原体最给力,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4.病理学检查
对于病因不明的包皮龟头炎,往往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
简单来说,就是在包皮或龟头的病变部位,采集一小块皮肤组织,进行活检。病理学检查可以准确查出致病的病原体,明确包皮龟头炎的类型,还能检测出患病处是否存在癌前病变细胞,判断是否有癌变的可能。

二.治疗篇
包皮龟头炎治疗,医生会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病情、疾病对生活的影响以及患者是否同时患有其他疾病进行个性化治疗。
(一)治疗原则
包皮龟头炎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消炎杀菌,一般主张般主张内外并治,也就是说包皮龟头炎应采取积极的抗感染和局部用药等治疗。由于很多包皮龟头炎病程较长,加之临床上不规范的治疗,易使得病情反复发作,传统的治疗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内治方法
所有内治药物一般情况下不用,所有药物在使用时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不规范使用和滥用,以防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记住了吗?
对于急性浅表性包皮龟头炎和环状溃烂性包皮龟头炎的治疗,首选红霉素和四环素(一般0.5g,4次/天);对于滴虫性包皮龟头炎的治疗,首选灭滴灵(O.2g,3次/天,连用10天);对于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包皮龟头炎的治疗,常用曲古霉素或伊曲康唑(曲古霉素10~20万U,2次/天;伊曲康唑100mg,2次/天,连服7天)。对糖尿病性包皮龟头炎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降糖治疗,只要血糖控制平稳炎症会自愈,病情严重者加用抗生素治疗,待血糖控制良好,炎症消退后再作包皮环切术等。如感染明显,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可全身应用抗生素。

饮食在包皮龟头炎治疗中也很重要,最好多吃提高免疫力、增加维生素C的食物,如食用菌类(香菇、猴头菇、黑木耳、银耳等)、西红柿、海带、红薯或白薯、新鲜萝卜、红枣等,茶叶、菊花、蜂蜜、黄芪等饮用也可有益。
(三)外治方法
1.保持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在病因未查明之前,以安抚治疗为主,依据皮损性质作对症治疗。干燥脱屑为主者,涂以油膏;糜烂渗液为主时,应予湿敷;如合并溃疡,每日多次换药,并配合物理治疗。对于急性包皮龟头炎,要避免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以免引起更加严重的感染;在选择药物时,以刺激性小、并兼顾多病因的治疗。避免包括局部创伤、摩擦、避孕药、肥皂和清洁剂等不适的刺激。
2.针对包皮龟头炎的洗液有立见护创液、0.5%-1%乳酸溶液、0.5%醋酸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等,湿敷液有3%硼酸液、0.05%黄莲素液、复方黄柏液等。细菌性包皮龟头炎,渗液糜烂,可用3%硼酸液200ml,或0.1%雷夫奴尔溶液湿敷或外洗患部,2次/d,20 min/次;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可用高浓度的小苏打溶液清洗患部或外用抗真菌软膏,如卢立康唑乳膏、克霉唑软膏、达克宁软膏等;滴虫性龟头炎可用0.5%~1%乳酸溶液或0.5%醋酸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龟头和包皮内侧;糖尿病性包皮龟头炎1∶5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龟头,2次/d,或复方黄柏液20~30ml局部湿敷,2次/d,20 min/次。
注意:用药因人而异,如果你的皮肤对药敏感,受不了药性刺激,就不能用洗液,甚至不能用药膏,如果用后无任何不适反应,为了尽快好转就不妨使用;使用的洗液应注意浓度要求进行泡洗,以免影响疗效;湿敷的液体不需要加水稀释,千万不要错误当作洗液用,应使用1块纱布折叠成条状(能包绕阴茎一圈),用原浓度液体浸润潮湿后,将包皮退后再裹敷上病灶处,这样效果最好(擦或洗均有违效果)。
3. 必要手术

包皮过长或包茎可能会使病菌、炎性分泌物(包皮垢)等藏匿包皮下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或新的组织结构,加剧病情或引发新的病灶,导致无法完全根除,一再复发。因此,包皮环切术对反复发作的包皮龟头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因包茎或包皮水肿不能翻转浸洗、引流不畅,经一般治疗炎症仍不能消退时,可行包皮背侧切开术,以利引流,待炎症完全消退后再行包皮环切术。



研究显示,包皮环切术对反复发作的包皮龟头炎治愈率为96%。
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可通过切除过长包皮,让龟头有效暴露,减少包皮覆盖形成的潮湿环境,破坏了厌氧菌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极大地减少其致病机会,可有效降低包皮龟头炎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本文是陈善闻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