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旗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就诊指南

为什么到医院排队时间长,但看病时间短?如何破解?

发表者:孙旗 人已读


在三甲医院的门诊,每个医生在半天的时间内要接诊30~40个患者。因此留给每个患者的时间也就5~10分钟。在这5~10分钟内,医生要做如下工作:

  • 询问病史;
  • 体格检查;
  • 查看患者以前做过的检查和化验结果;
  • 补充询问病史;
  • 得出初步判断;
  • 提出治疗建议或者需要进一步检查的项目;
  • 开药或者开检查单或者住院单。


算下来总共要有7个环节,如果患者还想再询问一些治疗方案的效果和预后判断,医生再回答和解释就又多了一环节,10分钟内完成8个环节。医生看病如同破案,每个程序都包含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初步确定可疑的诊断,再补充相关信息后整理和分析,最后基本确定诊断。所以说看病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紧张的高强度脑力劳动过程。医生和患者必须做到密切配合,才能做到高质量和高效率看病。所以说作为一个患者,如果能学一学如何高效把握门诊的时间,做到高质量看病,那么医生就诊断更准确,患者对治疗建议也会更满意。


那么如何能够做到高效的看病呢?最为重要的是做好上述7个环节的前3件事。


第一件是询问病史:

医生会针对患者存在的主要症状,持续的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进行询问。还会询问做过哪些治疗?治疗的效果如何?这一步骤往往是最费时间的!有些患者来到门诊并不能描述清楚自己的病症,甚至无限扩展自己的“病情”,难以让医生集中主要精力去针对主要症状进行判断。所以,来门诊之前一定要按把自己的主要症状,持续的时间,诱发的因素,以及这些症状变化发展的过程,以及做过哪些治疗效果如何,还有哪些伴随症状,都在自己大脑中一一罗列出来,如果记不住的话可以写在纸上带来门诊。如此一般,则会大大提高门诊的效率,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向医生了解治疗的方法和预期效果。


在这里特别提醒一定要把自己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对自己学习生活工作影响最大的问题表达出来,而且重要的时间点一定要写清楚:包括什么时间?什么部位?什么情况下症状会加重或者减轻?

比如如果患者是左手麻木的症状,如果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可以这样说:大概在一个月前出现左手麻木,尤其是大拇指和食指,最为明显。白天使用电脑时间过长之后麻木更加明显,活动颈椎之后麻木会减轻或消失。两周前经过按摩颈椎之后,麻木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最近麻木症状明显加重,不管怎么活动颈椎都不能感觉到麻木的缓解。这样的话,主要的症状持续时间发生变化以及治疗的效果都一一体现出来。


第二件是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问诊之后,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接下来医生将使用专业的体格检查来印证这个判断。比如说,刚才那位患者颈肩部疼痛伴有上肢的麻木,医生很有可能就要采取椎间孔挤压试验的方式来验证患者是否存在颈神经根受到挤压的情况。

这里的注意点是患者来院就诊时要穿一些比较宽松、比较容易穿脱的衣服,以方便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在进行皮肤感觉检查的时候,穿脱衣服不太方便,都会造成一些相应检查的困难。


第三件是查看既往检查结果:

这里提醒患者,如果既往的检查资料很多的话,一定要提前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比如说按时间的顺序按检查的内容做好有条理。对同一部位的片子,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这样一来,医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找到对诊断最有帮助的片子。


在前三步高效的完成之后,医生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对前面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得出初步的判断并介绍治疗的方案,患者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或咨询治疗方案的效果及预后,还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您如果去看病或者带着家人去看病,掌握了这种方法的话,将会大大提高看病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是孙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