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祥瑞 三甲
王祥瑞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疼痛科

痛经的针灸治疗

664人已读

痛经以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为主要表现,常伴腰酸,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甚至晕厥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与服用止痛药物等治疗手段相比,针灸治疗具有起效快、止痛明显、操作简便等特点。

3.jpg

中医认为痛经与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有关系。虽然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外感风寒、忧郁、焦虑、情绪过极和劳倦体虚等原因。痛经属于中医的·经行腹痛“、“经前腹痛*、“经后腹痛“。《金匮要下》中有下列记载。“造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腹中气血刺痛“、“经候不匀、会阴塑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张民医通》中记载“行经之际,……若郁怒则气逆。则血滞于腰腿心腹背肋之间,遇行经时则痛而重“。“若此时劳力太过则生虚热,亦为疼痛之根“。巢元方早就提出“风冷之气客于胞络、风冷与气血相击、故令痛也“。宋朝陈寿庵也作了详尽的叙述,“妇人经欲来而腹痛。气滞也,…妇人经正来而腹痴著。血游执。妇人行经后腹痛者。是气血两虚也“。在《景岳全书》中有更为具体的描述。“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虚。突然痛者。多痛干经未行之前,经通面痛减;虚者于行经之后。血去商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有滞无滞于此可见。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此当以形气禀质兼而辨之,当以察意,言不能悉也“。

一般而论,久居寒冷潮湿之地,或经常冒雨涉水,或过食生冷之品,致使寒湿伤及下焦,客于胞宫、经血凝滞、血运不畅而作痛。身体虚弱、气血不足;或禀赋虚弱,肝肾不足;或房签不节,损伤肝肾;或病后气血亏损;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生化失职,气血不足等都可导致胞脉失养,行经之后血海更虚,疼痛更甚。情绪抑郁、恼怒、焦虑、肝气郁结、气机不利、气血运行不畅、任冲经募受损,经血滞于胞络而致痛。

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

(1)寒湿凝滞

症状∶经前或经期少腹冷痛,喜热或得热疼痛缓解。有时痛连腰骶,经血量少,行而不畅。经血黑紫或有血块。舌淡苔白腻,脉沉紧。

治则∶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处方∶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水泉、肾俞、脾俞、次臀。

(2)气滞血瘀

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涉及腰骶部、经血量少,色暗有块,行经淋沥不畅、偏于气滞者胀重于痛、偏于血瘀者痛重于胀,或伴有胸胁胀痛、舌暗紫、水弦细。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 官俞、气海、中极、血海、地机、三阴交、太冲、膈俞、肝俞。

(3)气血虚弱

症状∶经期或经后、少腹绵绵作痛、喜按喜暖、得热痛减、经血色淡、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头晕眼花、心悸少寐、苔薄白、脉细弱。

治则∶益气补血、调气止痛。

处方∶巾院、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命门。

(4)肝肾不足

症状∶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血量多少不定,经血色淡无血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苔薄、脉细。

治则∶滋补肝肾、调理气血。

处方∶肝俞、肾俞、气海、血海、三阴交、太溪。2. 其他疗法(1)灸法

适应症∶气血虚弱、肝肾不足、寒湿凝滞。处方气海、关元、肾俞、命门。

方法∶月经来潮前一二日或经期施灸。温和灸以患者舒适为度,每日一次、每次20~30 分钟。

王祥瑞
王祥瑞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