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忠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典型病例

四个故事改变“晚期”胰腺疾病患者的命运系列二:神秘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发表者:刘国忠 人已读

绝处逢生!

四个故事改变“晚期”胰腺疾病患者的命运

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并且手术根治率低、治疗手段有限、预后极差,因此又被称为“癌中之王”。


医学小课堂并非所有长在胰腺上的肿瘤都叫胰腺癌。我们常说的胰腺癌,是指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变,即胰腺导管腺癌,占所有胰腺癌病理类型的95%。此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也是胰腺恶性肿瘤的一种,但它多表现为惰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生长、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恶性程度远不及胰腺导管腺癌。这也就解释了身患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当年为何能够“带瘤生存”8年之久。胰腺癌诊断后的生存期很短,未接受任何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期(50%的人可以存活的时间)仅约为4个月左右,多数病人(约3/4)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只因大多数患者一经确诊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面对“癌中之王”,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

02

故事二:“不可切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手术

谢女士,32岁,半年多以前出现反复中上腹痛,以为是胃痛,自行吃胃药处理。但之后谢女士感觉越来越不对劲,疼痛越发频繁,而且比之前痛得更厉害,于是到当地医院就诊。上腹部MRI提示胰头肿瘤并肝脏多发转移。

心灰意冷的患者以为已经自己是晚期肿瘤,命在旦夕,放弃治疗的希望。刘国忠教授为其安排了病理活检,通过穿刺病理活检后明确是神经内分泌肿瘤G1。

治疗方案:依据最新指南共识采用了善龙+原发灶手术治疗(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动脉插管栓塞术

术后复查肝内肿瘤变小、坏死,原发病灶未见复发。术后继续予药物治疗,目前随访患者情况良好。


① 第一次介入:见肝内多发肿瘤染色影

② 第二次介入:肿瘤染色影明显减少

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神经内分泌肿瘤G1分期+原发灶切除对疾病恢复有意义,结合本病例中的谢女士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症状,有手术指征。根据指南(NCCN Guidelines Version 1.2019),应切除胰十二指肠,以获得阴性切缘和完整的淋巴结清扫。后续进行介入治疗,介入及影像评估提示:肝脏转移灶属于无活性状态。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相对少见的肿瘤,胰腺是其常见的发病部位,发病率和临床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该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治疗上需要精准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全面考虑,并由多学科共同参与制定,以达到较好的预后。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药物研发的可喜进展,治疗手段和方案的日益丰富,多学科综合诊治的参与,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为胰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和获益。总之,胰腺癌并非不可战胜,放弃才是最大的认知误区。

本文是刘国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