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发表者:杨军 人已读
病例介绍
1. 患者,男,45岁。
2. 主诉:头部外伤后左侧口眼歪斜2月。
3. 简要病史:
患者2月前在楼梯上摔倒,枕部、肩部着地,当时昏迷,意识丧失,急送当地医院诊疗。诊断为头部外伤、锁骨骨折、颞骨骨折,给予神经营养治疗、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伤后2天患者感左侧面部麻木,发现左侧口角歪斜,未予重视;伤后3天左侧眼睑不能闭合,眼泪少,症状逐渐加重。经激素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患者自觉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遂来就诊。
4. 专科查体:
左侧外耳道下壁见血痂,外耳道皮肤略充血,鼓膜完整。左侧面神经功能HB-V级。味觉试验:左侧舌前2/3味觉障碍;右侧舌前2/3味觉正常。双侧舌后1/3味觉正常。
5. 辅助检查:
纯音测听示双耳对称性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双耳语频气导平均听阈10 dB HL。韦伯试验居中。ABR:双侧I波、III波、V波分化可;左侧I波、III波与I波、V波间期稍有延长;其余各波潜伏期、波间期未见明显异常。耳声发射:左耳DPOAE:1.5KHz通过,其余频率均未通过。耳蜗电图、cVEMP、oVEMP、vHIT、眼震电图均正常。
颞骨CBCT示左侧颞骨骨折,骨折线指向面神经水平段,但未经过;骨折线似经过膝状神经节;左侧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区域结构模糊,听小骨及内耳结构未见骨折线累及。
面神经肌电图:1.神经传导:左侧面神经支配各肌CMAP未诱发。2.瞬目反射:左侧R1、R2及右侧R2,未诱发。3.肌电图:左侧面神经支配肌主动募集反应消失/较弱。
6. 术前面部照片(依次为平静、皱眉、抬眉、闭眼、吹口哨、微笑、呲牙、伸舌动作)
7. 术前颞骨CBCT:
术前诊断
(1)左侧颞骨骨折;
(2)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HB-V级)。
本例治疗经过
在全麻下行颞骨部分切除术+面神经减压术。
左侧耳后C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颞肌,向前掀起肌骨膜瓣。乳头轮廓化,显露砧骨短脚,定位面神经垂直段,切开后鼓室,磨除面神经垂直段、锥曲及水平段表面骨质,术中未见明显骨折线经过面神经垂直段及水平段。探查听骨链,活动良好未脱位。维持砧骨在原位,沿水平段向前,于砧骨下方,用合适大小的金刚钻(2mm、1.5mm)磨除骨质,暴露面神经膝状神经节。注意钻头和钻柄不触及砧骨。探查见膝状神经节表面有松动的碎骨片嵌压,去除碎骨片,开放膝状神经节。沿膝状神经节中央区后方找到迷路段入口,磨除面神经迷路段起始段的骨质。术中见膝状神经节及邻近的水平段、迷路段面神经苍白水肿状。面神经监护仪2.0mA电流刺激无反应。切开面神经垂直段、水平段、膝状神经节、迷路段鞘膜,使面神经充分减压。冲洗术腔并逐层关闭伤口。
术后面部照片(依次为平静、皱眉、抬眉、闭眼、吹口哨、微笑、呲牙、鼓腮、伸舌动作):
文献回顾及讨论
面神经是以运动为主的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舌前2/3的味觉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液的分泌。
周围性面瘫由面神经核及以下的面神经受损引起。患者表现为患侧额纹缺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嘴角歪斜、鼓腮漏气、示齿障碍。根据损伤平面的不同,可伴或不伴有患侧泪液减少、舌前2/3味觉障碍。
外伤导致的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最常见于车祸撞击伤及高处坠落伤。在颅脑外伤中14%-22%造成颞骨骨折,7%-10%外伤所致颞骨骨折患者伴面瘫。面神经减压术目的在于解除面神经压迫,恢复血供,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减少神经肿胀造成的继发性变性。需要结合面瘫分级、颞骨高分辨率CT、面神经肌电图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来决定是否手术和径路。此患者外伤后出现患侧口眼歪斜,症状逐渐加重,经营养神经、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佳,伤后2月面瘫HB-V级,面神经肌电图证实左侧面神经全瘫,具备手术适应证。
患者自诉左侧泪液减少,左眼干涩、疼痛不适。颞骨CBCT示骨折线似经过膝状神经节;左侧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区域结构模糊。结合患者症状、味觉实验、颞骨CT综合推断,损伤部位位于膝状神经节平面。膝状神经节、迷路段处于迷路上,与砧骨、迷路之间的空间狭小,在减压过程中极易打开迷路、触碰砧骨,造成感音性和/或传导性听力下降。将砧骨取出、减压之后再重建听骨链(PORP)是通常的一种选择。考虑到患者听力正常,我们选择保持听骨链完整的经乳突径路面神经减压术。此术式较颅中窝径路伤口小、便捷,但术中需要克服听骨链对视野、操作的影响,所以手术难度增加。面神经减压手术的原则:(1)尽最大可能恢复面神经功能,同时应避免术中对面神经、听力造成新的损伤;(2)术中应打开面神经鞘膜,以充分减压。
根据Sunderland提出的神经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分类系统,第一级损伤(神经失用),损伤仅引起神经内传导阻滞,未破坏轴浆连续性,总的神经结构仍然完整,传导阻滞处远端的电刺激仍然可以诱发神经放电。第二级损伤(轴突断裂),未破坏周围的神经膜细胞和神经结缔组织完整性。以上两种损伤通常可以完全恢复。第三级、第四级损伤分别涉及神经内膜和神经束膜的破坏。第五级损伤神经全断。第二级到第五级损伤中,面神经远端发生瓦勒变性,结果使这些神经不能传导电刺激至损伤的远端。根据患者伤后的面神经功能分级,判断患者伤后面神经损伤分级在三级以上。受损的面神经局限在坚硬狭窄的骨管中,充血肿胀后没有可以扩展的空间,内部压力逐渐增大。长期的压力使神经小管破坏或者纤维化,阻挡再生的面神经纤维向面部肌肉达靶支配。因此手术治疗强调在神经小管破坏或者纤维化之前,及时开放面神经骨管、切开面神经鞘膜,释放内部压力,有助于肿胀的消除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文献报道外伤后2至3周内手术能获得较好疗效,之后越晚手术面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越差。当然,术后恢复效果与术前面瘫的程度亦密切相关。
基于外伤后面神经的病理变化、恢复支配所需的时程,以及该患者所处的阶段(伤后2月),面神经减压手术并不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在术后2-3天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较术前改善,但这并不是手术直接的效果,可能与全麻后肌肉松弛有关。所以我们会经常观察到,术后2-3天面神经功能较术前改善,但之后又与术前相似或加重的现象。本例患者术后即感觉左侧面部紧绷感明显减轻,可能是面神经被减压后的主观感觉,可谓手术初见成效之征象。须术后每3个月复诊随访,观察患者静止和运动状态下面肌功能,对比术前与术后、术侧与对侧面神经功能,进一步评估手术疗效,直至术后12-18月。
参考文献:
[1]钟运, 张帅, 贺楚峰,等. 18例颞骨骨折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0, 18(4):5.
[2] Alicandri-Ciufelli M , Fermi M , Maro F D , et al. Endoscopic 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 in post-traumatic facial palsies: pilot clinical experience[J]. 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2020, 277(10):2701-2707.
[3] Inagaki A , Takahashi M , Murakami S . Facial and hearing outcomes in transmastoid nerve decompression for Bell‘s palsy, with preservation of the ossicular chain[J]. Clinical Otolaryngology, 2021, 46(2):325-331.
[4] Kumar I D V , Anoop S , Sravan C H , 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early and delayed 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 in traumatic facial nerve paralysis - A retrospective study[J]. CoDAS, 2018, 30(1):e20170063.
[5] Siang P G , Ying X T , Suhana A M D , et al. Surgical outcomes of transmastoid 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 Preliminary data from a Malaysian tertiary hospital from 2013-2018[J]. The Medical journal of Malaysia, 2020, 75(3):281-285.
[6] 曾宪海, 林曾萍, 王鹏,等. 颅中窝入路面神经减压治疗颞骨纵行骨折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 16(3):4.
[7]唐朝颖, 韩维举, 张纪帅,等.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外伤性面瘫临床分析[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 14(2):5.
本文是杨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