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未富先老之下的老年痴呆挑战

发表者:郑东明 人已读

该文是2021年国际老年痴呆日本人的随笔,今日得闲,转发于好大夫。

临近9月21日,朋友圈里各医院同道铺天盖地的921国际阿尔茨海默病日活动通告提醒着大家,又一年的老年痴呆日到来了。

今年,不搞活动了。以前没这么热闹的时候,我们痴呆门诊是年年搞活动的。

有点偷懒的心态,Z教授很久以前说过,大家都扎疫苗的时候,你没扎,也是受益的。

现在的社会氛围,比以前好多了,影视、新闻、自媒体,谈论阿尔茨海默病的越来越多了,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仔细算来,从2010年佡主任和我开始做痴呆门诊到今天,已经11年了,时间不算短了。患者的长期管理一直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其实是人手不足),尽管也有不少铁杆患者坚持多年以来每两三个月坐着火车跑沈阳一趟来复诊。在门诊尽最大程度明确诊断--收疑难痴呆病例住院深挖--制定长期用药方案--回当地医院进行慢病管理,这是我心中较为理想的变性病管理模式,美其名曰符合三级诊疗原则,一级干一级的事。但以前较为尴尬的是在下级医院以痴呆为主业的医生少之又少,主要是因为以此为业的确难以存活,总不能只靠情怀。所以有想法的患者还是不得不往大医院跑。这两三年,情况略为改观,一些想有所作为的神经内科逐渐有了这个方向的亚专业医生,但愿能够逐渐向合理状态发展。

今年痴呆日的主题是“知己知彼,早诊早智”。有点谐音梗,颇为好记。

“知己知彼”是要让公众了解这类病的常识。这一点,正如前面提到的,似乎越来越好了。我倒是以此口号审视自己,有没有“知己知彼”呢?十几年来,倒是看到了太多形形色色的痴呆患者,年龄从二三十到八九十,病因从主流的阿尔茨海默病到各种类型罕见病,快的一年就卧床去世,慢的十多年还能跟着老伴四处活动,悲催的家里打的妻离子散、鸡犬不宁,享福的从老伴、儿女那里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的照料。作为大夫我们似乎很了解这些痴呆病,但作为研究者又似乎对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越来越迷茫。有的“知道自己知道了”,更多的“知道自己不知道”,对我来讲算不算也是“知己知彼”?

“早诊”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如果已经到了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不认识家人、激越不安的状态才来看病,尽管医生也可通过治疗改善一部分症状,但获益比较有限。而早期就诊,通过药物、认知训练、体育锻炼、危险因素的控制等综合性的努力,有可能会最大程度的延缓脑功能的衰退速度,保持相对良好的精神状态,调动家属以最科学合理的方式来陪伴和护理,减少家庭矛盾和护理压力,收益相对较大。想一想那些治疗多年病情虽然加重但没有发展“失控”的患者群,大多有以下特征:治疗比较及时、始终在坚持药物治疗、有一位细心而性格坚韧的照料者、有多个不时能伸出援手的家属、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早智”表达的是一种美好的愿景。目前虽然已经有多个针对病因的药物在美国排队上市,但应该也不会有治愈的奇效,否则的话人人都能长生不老了。事实上,当许多癌症可以被攻克,当心脑血管病可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了humanbeings这个物种的最后终结者了,也是一种自然规律。痴呆的治疗,从不以治愈为目的,而主要是让患者能够以尽可能体面的生活状态、在比较和谐的家庭氛围下,度过自己的余生。目前看,若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这个目标是可以达成的。

但是,很多痴呆患者的家庭需要帮助。这个群体太需要来自外界的关心和支持了,而很显然社会对他们的关怀严重不足。与一些“穷”国的同行交流,他们那里也有类似社工、慈善机构等多方力量以多种模式加入到老年痴呆患者的诊疗、护理中,极大的缓解了家属的护理压力和精神压力。Nursing home、老人院,也能让部分终末期的患者有个最后的倚靠。而我们居家养老的模式将在随着独生子女这代人的父母进入痴呆高发年龄期而受到极大的挑战,这一幕才刚刚开启。在养老尤其是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上,当然期待类似于“三胎”政策这种国策级别的政策调整和支持。社会各行业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介入老年医疗服务,比如现在就有App象雇佣跑腿小哥一样,提供陪同老人在医院看病的服务,由于了解医院的环境和流程,比儿女陪着更高效。相信在这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个人的老年生活都会顺利很多。

明朝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这嗑唠的有点猛。一百多年前特鲁多大夫说的更为实在,“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其实这不就是佛家的修行。耐心的倾听每一位痴呆家属的倾诉,指导他们如何更好的与痴呆老人相处,我总是反复在内心告诫本是暴脾气的自己“别着急、再耐心一点,再多听她磨叽一会”。门诊绩效考核?心大可以化解头大。痴呆门诊的工作对医生来讲就是一种修行,我希望,当我老了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遇到更多修行的晚辈医生。



本文是郑东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