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临友 三甲
张临友 主任医师
哈医大二院 胸外科

原发性肺癌根治术后初次复发部位与预后的关系

508人已读

肺癌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原发性肺癌在完全切除后经常复发,I-III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根治术后复发占14-41%的病例,I期NSCLC根治术后复发占15.7-18.5%。据报道超过94%的复发病例发生在原发性肺癌切除术后5年内。据报道,原发性肺癌复发后的生存期(PRS)为8-23个月,复发后的预后较差。有报道称PRS的不良预后因素包括:男性,高龄,症状性癌,低表现状态、肺叶下切除、分化差和无病间隔短。一些研究报道,复发后的手术、化疗和放疗会影响PRS。肺癌切除术后复发病灶的准确检测并对复发进行适当的治疗将降低肺癌患者的死亡率。

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复发部位与无复发生存期(RFS)或无复发生存期(PRS)之间的关系,但对于NSCLC根治性手术后哪个复发部位预后更差,尚无共识。之前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局部复发的患者比远处复发的患者有轻微的生存优势;然而,在一些研究中,远处复发并不影响PRS。影响PRS的复发部位因研究而异,在肺转移、脑转移、骨转移和肝转移的患者中观察到了PRS较差。由于以前的研究中分析的转移部位不同,所以在复发部位对RFS或PRS的影响上尚未达成共识。

患者术后复发的初始部位常导致一个较差的预后,因此准确检测初始复发部位,对启动及时治疗非常重要。此外,预测复发后的预后对于决定肺癌的治疗策略也很重要。然而,有限的研究调查了每个复发部位对术后预后的影响。本研究将原发性肺癌手术后首次复发的器官转移分为6个初始复发部位,并分析了各初始复发部位对术后预后的影响。

目的

这项回顾性研究旨在阐明原发性肺癌根治术后,初始复发部位对无复发和复发后的生存期(PRS)的影响。

方法

我们纳入了325名在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神奈川癌症中心接受病理I-IIIA期肺癌根治性切除后复发的患者。根据复发部位分为:颈胸淋巴结144例,肺121例,胸膜播散52例,骨59例,脑脑膜播散50例,腹部器官34例。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部位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和PR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初始复发部位对PRS的影响。

结果

有腹部器官复发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明显比没有腹部器官复发的患者差(11.5 vs 17.6个月,P = 0.024)。骨骼和腹部器官复发患者的PRS比没有骨骼(18.4 vs 31.1个月,P < 0.001)或腹部器官(13.8 vs 30.6个月,P < 0.001)复发的患者要差。在骨和腹部器官复发的患者中,更经常观察到多个复发部位。骨[危险比(HR)2.13;P < 0.001]和腹部器官转移(HR 1.71;P = 0.026)是PR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结论

本研究建议对术后早期的腹部器官复发进行监测。骨骼和腹部器官复发的患者应接受综合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张临友
张临友 主任医师
哈医大二院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