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内分泌科
封控区域内生存思考
257人已读

有分教:
一令下达
两岸分筛
原只说三四天
又谁知五六周
七日核酸天天捅
八趟抗原发不断
九点准时小区排
十人混管不新鲜
百思想,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炊断
万语千言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倚栏
九点晚间查随申
八时晨晓看健康
七日连轴忧口粮
六神无主望窗外
五雷轰顶邻居阳
四门紧闭不敢开
忽匆匆,三春归尽夏将至
飘零零,两人回还竟复染
噫!毒呀毒,巴不得转一世,你成感冒我不烦
封控区内物资供应不足,民以食为天,所有物资中必然是食物让人担忧的比例最重。今天趁着还没开始采核酸的空档,抓紧整理一下关于此种情况下食物营养的思考,以备将来不时之需。从目前情况看来,就这种“严防死守”式的封控很可能会在未来不时出现,回不去了,2019年的生活常态。
- 首先一定要居安思危,正确认识这种封控状态。这不是什么“忍一忍就好”或者“很快一定就会恢复如初”的,这就是一种灾难状态!所以一切的考量和动作都要服从于这个大原则。在灾难状态下,活着才是硬道理,生存权——尤其是你自己的生存权最最重要。“世间万物中,人是第一最可宝贵的”。在保障自我生存的最基本底线上,组织起尽可能多的同胞一起抵抗灾难。“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有效的组织才是抵御灾难并获得胜利的关键”。
- 对于人体的食物的选择,在此情形下不能凭着往日的自身口味爱好任性胡为了,必须具有分类审视、轻重缓急的思维。
- 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元素是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糖、脂肪、蛋白质是人体供能的三大宏营养素,并且能够供应人体最大能量需要的是糖和脂肪,蛋白质是修复人体自身新陈代谢的基本材料。
- 日常食物大致可以分为粮食类、蔬菜类和肉蛋奶类,由于天然食物的自身特点决定,新鲜蔬菜最快腐败变质,其次是肉蛋奶,最后是粮食类。因此在食物外界补给来源断绝的前提下,餐桌上很容易出现“咸盐就白饭”的尴尬。
- 我们目前经常食用的粮食类食物中绝大部分就是淀粉糖类物质,其余蛋白质、维生素等基本不含,因此如果长期以此为食,就会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也就是我们印象中的“浮肿病”。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存储一些蛋白质丰富的肉蛋奶类食物,其中猪牛羊三大畜类最佳,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高;还可以适当囤一些奶粉,这对于补充简单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是有好处的。
- 人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和能量有关外,目前越来越重视肠道菌群的重要作用,而肠道菌群的稳定性有赖于食物的多样性供给。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拓展食物来源渠道,在无法保障充足食物下,那么可以购买一些诸如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这样的益生元保健品对于维护肠道健康是有利的。还有就是可以仿效日式寿司餐饮,米饭面条馒头等粮食中加点醋,补充乙酸给人体肠道也是对于人体健康代谢有帮助的。
- 在功能和人体饱腹感方面,脂肪比淀粉糖类物质要优越得多,并且动物源性的饱和脂肪会比植物源性的不饱和脂肪也要优秀得多,并且耐储存。所以在食物来源匮乏前提下,采用猪油、黄油炒菜或拌饭也不失为一种以小代价保命的良方。
- 在维生素、矿物质方面,相对短期(2-3个月)的营养匮乏可能对于脂溶性维生素A、D、E、K而言发生缺乏的可能性较小,毕竟他们会在人体脂肪中会有长期储存和缓慢释放;但是水溶性的维生素B、C等会出现缺乏,这时候“药补不如食补”这句空话可以丢弃了,必须通过一些多元维生素片这样的保健品来进行补充。
- 无论什么时候,饮水必须保证。清洁的水源,干净的饮用水是人体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封控区食物保障紧张前提下,至少保证每天2000mL以上的饮水,对于预防因食物结构出现改变导致的泌尿系统结石风险增加是有帮助的。
- 虽然封控在家,但是依然不能忘记适当运动。在此并不推荐某耕宏式的剧烈有氧运动,一方面如此大运动量对于一个原来毫无任何运动健身基础的小白而言是不现实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挑战心肺功能极限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这样的蹦跳运动对于绝大多数居民楼来说都有扰民的嫌疑。推荐可以每天坚持15-30分钟的太极、八段锦、瑜伽、拉伸等运动方式,对于缓解筋膜链紧张和精神应激是有帮助的,而且适合绝大多数人。也可以参考我之前所发的《关于新冠感染康复问题》一文中所图示的新冠感染康复拉伸锻炼方法进行锻炼,这是一种帮助长期限制活动人群恢复运动能力的拉伸的轻度锻炼计划,不单单适用于新冠感染康复人群,对于长期封控居家人群也完全适用。

最后,依然还是那句话,希望封控趁早结束,疫情赶紧滚蛋!
本文是吴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