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尿床大大就好了吗
小儿尿床是指小儿在睡梦中尿床的一种现象。一般说来,小孩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半或4岁后夜间不再尿床。但是如果5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医学上称之为小儿遗尿症。
临床上我们发现大部分遗尿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加,都会慢慢自愈,只有百分之三左右的患儿尿到成年。但是遗尿不仅给家庭生活带来麻烦,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终身的危害!
免疫、抵抗能力低
遗尿症的孩子免疫力普遍较差,他们比其他孩子免疫力低下更易感冒发烧,易患各种传染病,直接危害机体。特别是冬天,遗尿孩子常伴有睡眠觉醒障碍,尿床后不能自己醒来,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更易感冒或引发皮肤疾病。营养较差,长期遗尿会引起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流失,同时影响孩子吸收、泌尿系统,长出现挑食、厌食、食欲不振等症状。
影响正常发育
5-10岁是人一生中身体生长发育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吸收和泌尿系统遭到破坏,营养元素的流失无法补充孩子生长所需营养,容易造成孩子身材矮小。有医学报告资料显示、长期遗尿的孩子普遍身材偏矮,偏瘦或者虚胖,身高比正常儿童低2-5厘米。
学习成绩不佳
调查数据显示、长期尿床的孩子智商比同龄儿童低17-23%。遗尿孩子多梦咬牙、睡觉乱蹬乱翻、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或不能久坐、精神萎靡或发呆、上课溜号、走神等现象,直接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及其发育,影响孩子的读书学习及身体发育。
遗尿的孩子心理疾病多
遗尿症不仅对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性格和生长环境息息相关,不论是数据显示还是家长从生活中都可以看到、遗尿的孩子由于受到父母责骂、伙伴嘲笑,缺乏自信心、处世能力差、内向孤僻、胆小恐惧、好发脾气等。
遗尿症的危害众多,所以及时治疗非常关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可能存在遗尿症的可能,必须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及治疗。
本文是孙均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