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孩不割“包皮”真的不行吗?
距离一年一度的暑假还有1个多月,门诊已经开始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包皮”。据说因为不少医院“割包皮”要预约排队等待数月甚至一年多,不提前来医院看的话,怕今年又割不了。
不割包皮难道真的不行吗?
1、包茎和包皮过长
要搞清楚到底要不要割包皮,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包茎和包皮过长。
包茎:是指包皮将阴茎头完全覆盖“包住”,且包皮口狭小,不能上翻显露出阴茎头。

包茎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将阴茎头完全覆盖“包住”,但可以上翻,并完全显露出阴茎头。

包皮过长
包皮过长和包茎的区别很简单,一个可以翻上去露出阴茎头,一个不能。
2. 包茎是不是一定要割包皮?
既然包皮翻不上去,露不出阴茎头,那么“包茎”是不是就必须要割包皮了?
其实也不完全是。如果是成年人还有包茎,那肯是要割的。
但是小孩子又不一样,小孩子可能是“生理性包茎”。
什么是生理性包茎?
其实几乎所有正常小男孩出生的时候都是有包茎的,这称之为“生理性包茎”。如果出生的时候没有包茎,反而可能是生殖器发育异常,比如“尿道下裂”。
随着生长发育,生理性包茎会逐渐好转,包皮会逐渐变得可以回缩,显露出阴茎头。

生理性包茎
据统计,1岁时大约50%的包皮可以回缩显露出阴茎头,3岁时这一比例可达到89%。
到6-7岁大约还有8%的小男孩有包茎,而到成年时大约仅剩1%的男性仍有包茎。
3、什么样的包皮必须割?
生理性包茎有自发好转的可能,所以自然是不一定非得割包皮的。
与“生理性包茎”相对应的是“病理性包茎”。
病理性包茎是指由于包皮龟头炎(比如干燥闭塞性龟头炎)或不正确的翻包皮等原因导致包皮出现了瘢痕狭窄。这种存在瘢痕狭窄的病理性包茎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好转的。
聪明的家长看到这里应该已经知道,病理性包茎是必须要切包皮的。
知识拓展:干燥闭塞性龟头炎又称为苔藓硬化性龟头炎,是一种由淋巴细胞介导的一种慢性炎症,据统计17%的10岁以内的包茎儿童存在这种干燥闭塞性龟头炎。
另外,除了病理性包茎,在生理性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情况下如果经常发生包皮龟头炎或泌尿道感染,也是需要割包皮的,割除包皮可以显著降低男童阴茎头的细菌定植情况。
综上所述,必需要割的包皮一般来说就两种情况:1、病理性包茎;2、反复包皮龟头炎或泌尿道感染。
另外,少数特殊情况,比如包皮上长了痣,那也要考虑割包皮。
4.生理性包茎要治疗吗?
3岁以内的生理性包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不需要治疗的。
3岁以后还有包茎,也可以不治疗。想要治疗可以先考虑保守治疗:0.05-0.1%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乳膏局部外用,一天2次,持续4-8周,有效率在80%以上,但是有一定复发概率(17%)。也可以自行尝试经常将宝宝的包皮稍微往上翻一下,但是切忌不能强行翻包皮,以免损伤后形成瘢痕。
值得注意的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包皮粘连”是无效的。包皮粘连是指包皮跟阴茎头紧紧粘在一起,无法分开。包茎的儿童一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包皮粘连,但是包皮粘连的发生率要远远高于包茎,据统计6-7岁的非包茎男童中60%以上存在包皮粘连。包皮粘连也有一定自发好转的概率,到16-17岁时包皮粘连的比例会降至大约3%。阴茎的自发勃起以及包皮垢(包皮脱落的上皮碎片及分泌物)的产生都是促使包皮粘连分离的因素。
知识拓展:小孩子的包皮垢实际上是包皮脱落的上皮碎片及分泌物堆积导致,表现为包皮下方白色的肿物,有些家长会误以为是长了什么东西,着急地带孩子到门诊来看。实际上不需要担心,也不需要特殊处理。包皮垢的堆积也是促使包皮粘连分离的因素之一。国外有些人会称之为包皮珍珠。
对于包皮粘连的儿童切勿自行强行上翻包皮分离粘连,以免造成损伤形成瘢痕。可以到小儿泌尿外科门诊找医生做包皮粘连分离。
5.生理性包茎和包皮过长到底要不要割包皮?
科学的来讲,没有症状的生理性包茎和包皮过长都是属于可割可不割的包皮。
也就是说割了也可以,不割也没什么大问题,更多取决于家长的意愿以及社会文化因素。
从卫生角度来讲,割去包皮会更利于保持阴茎头的卫生,降低细菌及病毒感染的概率。在美国大多数新生儿一出生就会被割去包皮,很多宗教中也存在“割礼”的习俗。
TIP1:如果孩子仅仅是包皮过长,可以不割包皮,但是一定要每日翻开包皮清洗,保持卫生。

科学洗包皮
TIP2: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的包皮卫生难以保持或者是包皮实在是太长了,也可以选择割包皮。

包皮实在太长了
TIP3:问:如果孩子都6岁了,还是“生理性包茎”,一点都翻不上来,那到底要不要割?
答:科学的来讲,如果没有反复包皮发炎等症状,还是可割可不割。如果家长想采用干脆利索的处理方法,那就直接割掉,割了一了百了,没有后顾之忧。不想“直接割包皮”的家长也可以选择再等等或者尝试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
6、割包皮有哪些方式?
目前割包皮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包皮环”或者“包皮切割缝合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经济便捷,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门诊手术,不需要住院,随做随走。它的缺点是操作略粗糙,无法对包皮进行精细的修整,“包皮环”有时需1个月以上才能完全脱落。
另外一种就是传统经典的手术“包皮环切术”,它的优点是医生可以对包皮进行“精修精缝”,同时可以手术矫正其他一些合并的问题(比如系带过短),术后外观会更满意,恢复也会更快。但它的缺点是需要住院手术,因为孩子不能很好的配合手术,所以需要住院在麻醉下进行手术。
7、有没有什么情况不能割包皮?
不是所有的包皮都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割的。
有一些阴茎发育异常的情况是万万不能割包皮的,比如前面说的“尿道下裂”以及之前讲过的“隐匿性阴茎”,是不能割包皮的。
“尿道下裂”以及“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治疗都需要利用到包皮的皮肤,如果包皮被切掉了,那后续的处理就会非常麻烦。
8、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必须切的包皮:1、病理性包茎;2、反复包皮龟头炎或泌尿道感染。
不能割的包皮:1、尿道下裂;2、隐匿性阴茎;3、其他阴茎发育异常情况。
可割可不割的包皮:1、生理性包茎;2、包皮过长。
割包皮的方式:1、门诊手术(包皮环或切割缝合器);2、住院手术(包皮环切术)。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遇到包皮到底需不需要割?能不能割?该怎么割?的问题,还是建议带孩子到专业的小儿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
注:本文主要参考欧洲小儿泌尿外科指南。
本文是赵翔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