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俊杰
副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肾移植科
肾移植术后为什么需要监测BK病毒?
962人已读
BK 病毒是乳头状多瘤空泡病毒科、多瘤病毒家族的亚型。原发感染在 10 岁之前,主要经由呼吸道和口腔传播。健 康成人的感染率高达 82%。免疫功能正常者大部分终身不出现 BKV 感染症状,但会一直潜伏在泌尿系统上皮细胞中。BK 病毒在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的情况下,会大量激活,导致 BK 尿症,血症,进而引发 BK 相关肾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最终发展成为移植物失功。

肾移植术后监测 BK 病毒DNA载量可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阻断 BK 发展成为 BK 病毒相关肾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BK 病毒常与出血性 膀胱炎相关。发病时可有 90% 患者的血和尿呈现 BKV-DNA 阳性。
肾移植术后患者以获得性免疫力(淋巴细胞为主,可以理解为国家的军队)基本被抑制,仅存先天性免疫力(吞噬细胞,譬如白细胞,巨噬细胞,可以理解为国内民兵),保护人体不被外来感染。
那么,肾移植术后我们尽量让残存的先天性免疫力尽可能强大,非常重要。特别是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之后,不用紧张,除了我们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时下调免疫抑制),同时一定要适当的补充营养,充足的睡眠;另外建议一定要规律作息,禁止熬夜。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移植科解俊杰
本文是解俊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