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于青青 人已读
儿童鼾症表现为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长期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牙颌颅面生长发育,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对其心肺系统等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儿童鼾症最常见的原因是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以及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炎症,而这些原因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诊及治疗,本文结合自己10多年工作经验,就家长关注的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为儿童鼾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好的临床帮助。
1. 原因
正常的呼吸状态是经鼻呼吸,气流经过鼻腔、鼻咽、口咽、上气道进入下气道,最终到达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如果上气道任何一个部位发生阻塞,气流无法顺畅到达下气道时,人体将张口呼吸,以获得足够通气量。腺样体和扁桃体分别位于鼻咽部和口咽部,当腺样体或扁桃体增生变大时,会堵塞气道,这时为了避免憋气,呼吸就得改道,改为经口呼吸。临床中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是导致儿童睡眠打鼾主要的因素,约占80%以上,其它的原因还包括鼻腔和上呼吸道的炎症,像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等也会引起打鼾。肥胖的孩子由于咽、颈部脂肪堆积会导致呼吸通道变窄,睡觉时也会出现打鼾的现象。此外,颌面发育异常或者畸形如小下颌、下颌后缩等也会引起睡眠打鼾。
症状
大多数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孩子会出现睡眠打呼噜和张口呼吸,睡眠中反复翻身;其次,肥大的腺样体会堵塞后鼻孔,使鼻腔的分泌物引流受阻,而且存留在腺样体隐窝中的细菌,会造成儿童鼻窦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鼻塞、说话带鼻音、流黄鼻涕、咳嗽咳痰;再者,增生肥大的腺样体还会压迫咽鼓管咽口,导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听力下降,孩子听声音会比较费力,家长需要更大的声音呼喊孩子才能听到。部分扁桃体肥大的患儿伴有扁桃体反复发炎,常有反复咽痛、发热的表现。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儿会表现为反复鼻痒搓鼻、眼痒揉眼、阵发性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的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会影响孩子的颜值,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变窄、小下颌、长脸、天包地(龅牙)等。
3. 危害
儿童睡眠打鼾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打鼾会影响患儿的睡眠质量,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分为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动眼期,进入熟睡期后,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细胞代谢,增强免疫力,对儿童而言生长激素帮助他们长高,快速动眼期的睡眠能提高大脑功能,对于孩子而言就是大脑开发阶段。由于鼾症患儿在睡眠中憋气、睡眠中断,导致深睡期的睡眠状态减少,生长激素分泌难以达到正常水平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患儿表现为比同龄孩子瘦小,有些则表现为矮胖、体内代谢紊乱。再者,鼾症患儿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可引起智力低下和记忆力减退,孩子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有障碍、学习比别人吃力,会多动、易怒、攻击性强。第三,长期的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会导致孩子口腔颌面发育异常,表现为上颌前突、硬腭高拱,牙齿歪斜等,影响颜值。
4. 口呼吸可能导致的颌面畸形有哪些临床表现?
口呼吸可导致两种面型出现: ①腺样体肥大所致的高位阻塞易造成凸面型:正常人的呼吸是通过鼻呼吸,当鼻呼吸的时候,吸气时整个舌体贴在上腭,上牙弓里有舌体,外面有颊部肌肉,内外肌肉力量达到平衡,上牙弓会逐步发育成一个标准的U型,下颌骨也有充分的空间生长;但如果是张口呼吸,舌体不再顶着上腭部,只能耷拉在下面牙齿上,上腭部只有外面的颊肌对它作用,久而久之上牙弓就会变窄,下颌没有足够的空间生长,会发生后下旋转,导致“天包地(龅牙)”、小下颌、长脸等表现,会形成龅牙或者是凸面型,也就是腺样体面容,如下图。②扁桃体肥大所致的低位阻塞易造成凹面型。因肥大的扁桃体会堵塞口咽的气道,为了能够呼吸顺畅,扁桃体肥大患儿需长期前伸下颌以打开口咽气道,久而久之,刺激下颌骨发育过大,有可能导致“地包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鞋拔子脸”。这两种面容多见于6岁以上的孩子,一旦发生很难恢复原样。
5. 儿童鼾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任何疾病都提倡追根溯源,首先找到病因、去除病因。长期睡眠打鼾的儿童需要到耳鼻喉科进行详细检查。前鼻镜检查可以发现儿童鼻腔、鼻窦的一些炎症病变,如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口咽检查可以发现扁桃体肥大程度以及炎症情况;鼻内镜、电子鼻咽镜可以观察到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和堵塞后鼻孔的情况;此外X线头颅侧位片也是评价儿童腺样体肥大程度的常用手段。严重的睡眠打鼾患者可能已经造成睡眠呼吸紊乱及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检查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重要的检查,通过夜间连续的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脑电图、心电图、心率等指标的监测,可以了解打鼾者有无呼吸暂停、暂停的次数、暂停的时间、发生暂停时最低动脉血氧值及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程度。
6. 儿童鼾症的治疗方法
对于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但其扁桃体、腺样体体积正常患儿,保守治疗可作为首选方法,患儿可使用口服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等控制过敏反应,同时寻找过敏原,在国内外过敏性鼻炎的诊治指南中都积极推荐过敏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因为脱敏治疗是过敏性鼻炎的对因治疗方法,它能有效的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预防过敏性鼻炎向哮喘的发展,并减少新的致敏。如果合并鼻窦炎时,可以适当的使用抗生素,还可以进行鼻腔冲洗治疗。具有手术指征的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建议先进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再进一步脱敏治疗。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不超过70%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先药物治疗,如果腺样体肥大超过后鼻孔70%以上或者药物治疗后可以短暂缓解,但很快又再次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反复鼻窦炎、咳嗽咳痰等情况,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腺样体和扁桃体同属于咽淋巴环内环的成员,为了避免腺样体切除后扁桃体可能的代偿性的增生,所以建议切除肥大腺样体的同时,把2度及以上肥大的扁桃体也同时切除。此外,慢性扁桃体炎的患儿如果扁桃体炎症反复发作,超过7-8次/年,做为病灶扁桃体,也建议手术切除。
7. 腺样体肥大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如果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超过70%以上、影响患儿睡眠质量、导致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则建议手术;其次如果腺样体肥大合并鼻窦炎导致患儿经常流脓鼻涕、鼻塞、咳嗽咳痰,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容易反复也建议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手术;再者患儿反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听力下降,检查合并腺样体肥大的也建议手术治疗;最后如果腺样体肥大已经导致孩子出现腺样体面容也建议尽早手术,术后建议到口腔科进一步进行正畸矫形治疗。
8. 多大年龄适合做腺样体手术
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腺样体手术并没有具体年龄的限制,一般来说3-6岁是腺样体手术的最佳年龄,因为这个时候患儿还没有出现腺样体面容,手术效果比较确切,如果孩子年龄再大一些、出现腺样体面容以后再做手术,手术后还需要到口腔科进行牙颌颅面畸形矫正治疗,另一方面,尽早手术可以解决由腺样体肥大所带来的夜间睡眠缺氧等情况,更有利于孩子的身体、智力发育。
9. 腺样体长大后会萎缩,为什么还要手术
正常情况下4-8岁是儿童腺样体生理性肥大的高峰期,10岁以后会逐渐萎缩,但是过度肥大的腺样体会对孩子的面容、身高、智力等造成明显的影响,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了,要等到自然萎缩还需要很多年,而在等待自然萎缩的这段时间,可能会出现腺样体面容、身高矮小、智力发育欠佳等情况,而这些都是不可逆的,即使10多岁以后腺样体已经萎缩,但腺样体面容已经形成,身高和智力发育已经落后于同龄的孩子。
此外不同时间去介入治疗,付出的代价是完全不一样的,耳鼻喉科在20年前就已经有大量的报道:6岁之前,如果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引发的睡眠打鼾,在切除肥大腺样体扁桃体后,半年内孩子的身高会跳跃性的增长10公分,术后患儿出现追赶性生长趋势;但是如果10岁以上再切,患儿所谓的补偿性生长,或者智力提高都是有限的,再往后发展,也许到了20岁,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孩子的颜值已经完全崩塌了,比如骨性的上颌凸、骨性的下颌凸,有可能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整形手术,这些只是颜值的影响,如果身高、智力已经受到很大的影响,到了成年后再想把它弥补回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10. 全麻手术会影响孩子智力吗?
很多家长担心全麻手术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手术后孩子会变笨,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2019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杂志发文指出一岁以内的孩子接受全麻手术后孩子的脑神经发育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也提出,重复应用或长时间使用全身麻醉和镇静药物才可能会影响儿童和婴幼儿的大脑发育,而目前采用的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手术时间基本可以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较短的麻醉时间,微创的手术不会对孩子的智力产生负面影响。
11. 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后孩子的抵抗力会下降吗?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道,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表明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会对患儿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的影响,从个人的手术经验来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孩子会因为手术而导致免疫力下降,相反那些反复扁桃体发炎的孩子在切除病灶扁桃体后,不再容易发生咽喉部和上呼吸道的感染,身体的抵抗力会更好;那些去除了肥大腺样体和扁桃体的患儿,家长都会反映术后睡眠质量高、睡眠打鼾较术前会有明显改善,说话没有明显的鼻音,不容易感冒,白天精神好,学习注意力也容易集中。
12. 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后会复发吗?
扁桃体位于口咽部,其外有一层完整的包膜,所以沿着包膜可以完全的切除扁桃体,而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它没有完整的包膜,因此做不到100%的完全切除,理论上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腺样体手术后的复发跟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首先是腺样体切除的彻底性,其次是孩子手术后是否经常感冒、反复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总的来说,如果手术后注意避免感冒、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复发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本文是于青青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