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来袭齐心宅家抗疫,春去夏来手心冒“疱”莫慌——再次了解汗疱疹
虽然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是防控专家提醒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放松警惕,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最近春末夏初,正是汗疱疹的高发时节,给很多朋友造成烦恼,前往医院就医又有顾虑,怎么办呢?——莫慌,我们为您网上解答,让您不进医院就地也能解决皮肤问题。
什么是汗疱疹?
*汗疱疹又称出汗不良或出汗不良性湿疹,好发于手掌(叫手掌汗疱疹)和足跖(叫足部汗疱疹)。



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手指外侧及掌部、掌跖部位、表皮深处,出现“布丁”样水疱,内有清凉液体,发病前可有瘙痒和烧灼感,偶有胀痛和刺痛感。之后脱屑、皲裂和苔藓化,瘙痒明显,常伴手足多汗,有明显季节性。男女均可发病,10岁至40岁多见,随年龄增长逐渐缓解。
诱发因素是什么?
*很多患者病因不明,以前认为是出汗过多,汗液潴留于皮内引起的。现在多认为它是一种内源性的湿疹样反应,常与季节、炎热的环境、鎘镍等金属过敏、感染、药物和精神因素有关。
如何预防?
*尽可能避免长时间待在湿热环境中;
*避免饮酒,避免辛辣食物,低镍饮食;
*调整心态,保持良好愉悦心情。
如何治疗?
汗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一般可自行消退,大可不必过于担心、焦虑。这些情绪反而会加重病情,保持平和的心态,对于疾病缓解相当重要,明确诊断后,一般治疗就能很高改善症状。
1、能找到病因的:
要积极治疗内在病因,并避免诱发因素。
2、局部治疗:
以收敛、止痒对症治疗为主。早期水疱性损害治疗以干燥止痒为主,可外用1%炉甘石洗剂外搽,或用0.5%醋酸铅溶液、5%明矾溶液或绿茶水湿敷或浸泡,每天1~2次;开始脱皮时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干燥脱屑时,可外用2%~5%水杨酸软膏、10%的尿素霜等,每天2次。
3、较为严重或顽固的:
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如内服泼尼松,每日15~30mg)、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或组胺类药(如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或盐酸西替利嗪等),但是大家需要注意这些药物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也可以进行光化学治疗(如宽波或窄波UVB等),伴多汗者也可局部点状注射肉毒杆菌素。
本文是赵文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