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伟 三甲
刘伟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儿童保健科

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吗?

1313人已读

孩子说话晚,是贵人语迟吗?

1说话晚(语言发育迟缓)的诊断标准

对于孩子说话,家长非常关心。我们在出门诊时经常有家长因为孩子说话晚、说话少,带孩子过来就诊,“说话晚”,是一组临床表现,在临床上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是指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年龄儿童相应的水平。正常语言发育进程中,1岁左右开始说话,叫“爸爸、妈妈”,然后出现单字、叠词, 象“不、拿、吃”,1岁半词汇量达到10个字词,开始出现双字词,如“雨伞、苹果、面包”,2岁左右掌握50个词汇量,开始说简单句子“吃苹果、我要吃苹果”等,如果孩子1岁半不能说单字,2岁词汇量少于30个、不能说双字词,语言发育就有落后的情况,2岁半不能说短句,考虑语言发育迟缓。

2贵人语迟的说法正确吗?

说话晚只是“冰山一角”,家长和非专业人员看到是说话晚或不说话,作为儿童保健医生要找出冰山下面是什么问题。首先要排除听力问题造成的语言发育迟缓,听得到声音和听觉正常完全不一样。我们每年在门诊都会发现因为听力缺陷导致的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的病例。孩子虽然生后会做听力筛查,但仍然会有少数孩子漏诊,或者因为中耳炎等疾病造成听力的损伤,所以需要重视听力保健。建议6-8月龄复查听力,1岁以后每年复查一次直至学龄期。

非常重要的是要判断孩子智力发育水平是否与同龄孩子相当,语言理解能力、与人交流能力是否正常,这方面需要专业医生来评估。如果孩子智力正常,语言理解和交流能力正常,考虑只是学语延迟。如果智力方面和同龄孩子不一样,语言理解、眼神交流、应答速度、反应都要慢一些,需要排除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语言发育迟缓或者是自闭症。建议1岁半到2岁遇到这方面的情况,来看一下我们的语言门诊,如果有问题在这个年龄可能是小问题,经专业医生评估,做好促进和干预一些可能就解决了,如果拖到2岁半甚至3、4岁,小问题可能会拖成大问题。

所以说话晚的问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的人话比较少,与性格内向有关,但这样的人说出一句话可能恰到好处、一语中的,这和论语里贵人语迟的描述是比较相符的,所以我不反对贵人语迟的说法,但在儿童期一定要界定有没有其他问题,所以要求家长要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做到不耽误孩子。

3 哪些因素会导致孩子说话晚

(1) 过早、过多的屏幕暴露

由于电子产品非常普及,很多家长自己经常智能手机不离手,为了让孩子安静也经常用电视、手机来安慰孩子。其实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发育有很多不利因素。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1岁半之前不接触视屏,1岁半之后限制的接触。过早、过多的屏幕暴露,家庭成员互动交流减少,会造成孩子视觉剥夺、注意力剥夺,直接经验学习减少,对孩子的语言乃至智力发育都有不利的影响。

(2) 家庭语言环境

每个孩子的语言能力不同,语言发育可以不完全同步。多数孩语言理解要好于语言表达。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种或以上反差特别大的语言时,孩子虽然能理解说话内容,但语言表达就受到一定的影响。少数语言功能特别好的孩子可以做到跟不同的家庭成员说不同的语言;多数的孩子可能会导致语言输出晚半年左右,而语言功能比较差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语言混乱,干扰语言发育。

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庭成员比较内向,话比较少,没有带孩子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导致孩子语言学习的机会减少,影响语言发育。

(3) 语言障碍、自闭症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这是一组开始于发育早期的疾病。语言障碍的孩子除了语言发育落后外,还可能存在构音障碍(发音不清),学龄期的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自闭症在近年来也受到广泛关注,但语言发育落后不是自闭的核心症状,而自闭症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交、交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所以对于自闭症的家长,我在家庭带养指导方面,特别强调的不是让孩子开口说话,而是要加强交流和互动。

4.什么时候让孩子学习第二种语言?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还有心中所想,逻辑思维,逻辑表达,所以2岁内母语的学习非常重要。建议在孩子2岁母语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再引入第二种语言。

5.在孩子的语言学习中家长需要起到哪些作用?

孕后期,胎儿就有了一定的视觉和听觉,这时候就可以和宝宝多说话,也是胎教的一部分。婴儿期孩子语言的学习中,有说话的欲望时,妈妈要给予及时的回应,多和宝宝进行交流互动。1岁半至两岁是语言的爆发期,家长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绘本阅读、说话常识的交流中给予大量的语言输入。

刘伟
刘伟 副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儿童保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