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诗杰
主治医师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皮肤科
鲫鱼(喜头鱼)到底是不是发物?
1342人已读
临床接诊过程中,常听老爷爷老奶奶说“喜头鱼不是发物”,若反问一句为什么呢?答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再问:为什么都是淡水鱼,那鲤鱼、草鱼是发物呢?回之的往往是尴尬的一笑。
实际上不管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抑或是部分网上出自医生之手的科普文章都没有说清楚到底鲫鱼是不是发物。

鲫鱼(喜头鱼)
清乾隆年间江西著名医家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言:“诸鱼性多属火,惟鲫鱼则性属土,土能制水,故书载有和胃实肠行水之功。合赤小豆煮汁食,则消水肿”。我们说中医其实就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的凝练和升华,至此,口口相传的东西也算载入了正史!
可以看到,鲫鱼不是发物是从中医药性角度来说的。那么现代科学又是如何认知的呢?
人类所能接触到的蛋白家族共有8183个,但致敏蛋白仅来自其中27个家族,主要为源于植物食品的醇溶谷蛋白家族、cupin蛋白家族及Bet V-1家族;源于动物食品的原肌球蛋白、小清蛋白和酪蛋白。其中小清蛋白为肌肉中的一种钙结合蛋白,迄今为止,致敏性的小清蛋白主要来源于鱼类!

鲤鱼(北方的主要食用鱼)
每100g鲫鱼含水分85g,蛋白质13g,脂肪1.1g,碳水化合物0.1g;每100克鲤鱼肉含:水分89克,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1.4克。不难看出,坊间流传的不过敏的鲫鱼蛋白质含量竟然是鲤鱼的近2倍之多!
答案已不言自明!
本文是包诗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