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迟迟不开口,该怎么办?
为什么还不开口说话?
为什么教他不肯学?
为什么这么多动?
我的孩子是自闭症吗?
需不需要剪舌系带?
......
家长们常常带着这样的困惑来到
儿童语言问题专病门诊

我的孩子迟迟不开口,究竟是怎么了?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语言发育遵循正常儿童的顺序,但比正常速度慢,没有达到预期年龄相当的水平。这是2~3岁孩子最常见的发育性问题,发生率大约为18%~28%。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中大约50%会在3~4岁时语言发育达到正常发育水平,但至少50%表达性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仍然落后于同龄儿。相当比例的儿童,尤其是感受性语言损害的儿童,难以摆脱语言问题的困扰,可能对认知、读写能力、行为等造成持久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晚说话?
孩子迟迟不开口的原因,可能是个体的差异、可能是遗传因素造成的特殊语言障碍、也可能是一些继发性因素引起,如听力障碍、智力障碍、不良的环境因素等。医生和治疗人员需要结合孩子的临床表现,评估(听力、认知、语言、行为)以及辅助检查(脑电图、CT、MRI、染色体、代谢、基因)等多项结果来综合判定孩子的语言发育水平,追本溯源查找孩子迟迟不开口的原因。
我要怎么教孩子学讲话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语言环境的创设对于儿童语言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要帮助孩子学说话,爸爸妈妈们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孩子究竟是如何学说话的。比如,宝贝们是怎样学会说“车”的呢?

当爸爸妈妈们带着宝贝一起看路边来来往往行驶的车辆,一起坐车,一起玩玩具车时,会不厌其烦得和宝贝说“车车”、“开车”、“车来啦”、“车上有圆圆的轮子”…,在这样的陪伴和亲子互动中,孩子的大脑不断接受语言信息的刺激,久而久之,孩子逐渐对“车”形成了概念,能把听到的声音“车”和具体的实物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一种象征,最后在大脑和听觉言语器官发育成熟时,就能水到渠成得说出“车”这个单词。
我们还可以把宝宝的语言发育比作一棵大树。树要长高长大,离不开滋养的土壤、粗壮的树干以及充分的阳光、雨露和养分。

土壤是孩子的语前沟通能力。例如,宝宝要有主动和别人沟通交流的动机和意愿,哪怕不说话,也会用手势和身体语言跟你交流;要学会共同关注,比如当你手指一样物体时,宝宝会顺着手指的方向转头去看;游戏的能力,例如宝宝会用玩具勺子给娃娃喂食物,孩子是否会玩这类“假扮性游戏”也是语言发育的关键指标。
树干是语言理解能力。理解是表达的基础,通常理解能力的发展先于表达。
足够多的亲子互动和语言刺激是大树能够茁壮成长必不可少的水分和养料。
因此,如果孩子迟迟不开口,可以参照这个语言树来查找原因,看看孩子是否具备了开口说话所需要的各项技能,此外,爸爸妈妈应当尽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科学的评估以明确原因,积极开始科学的干预。
爸爸妈妈们想要在家庭中有效帮助孩子学说话,需要遵循“3A”法则:

本周五,发育行为儿科金志娟医生将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健康大讲堂围绕“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进行线上直播,从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如何早期识别以及如何遵循“3A”法则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等方面帮助家长掌握儿童语言训练的方法。

本文是金志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