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陆明 三甲
陆明 主任医师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小暑养生谈

68人已读

小暑养生谈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小暑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在过去我国南方地区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在北方地区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且饺子的外形像元宝,有“元宝藏福“的意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

春夏养阳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正是民间繁忙的时候,种植蔬菜,备足过冬;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炎热的气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热在三伏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平心静气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一定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然而,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

饭后为什么不宜喝冷饮

夏日炎炎,一口气灌下一听冰冻可乐,咬掉几根棒冰是消暑的好享受。可是,对身体的危害,却无法用这一次的清爽弥补。饭后人体血液大多集中于胃等消化器官,胃肠活动相对活跃,如果此时吃冷饮,胃壁粘膜血管相应收缩,消化腺分泌减少,胃的活动减弱,难以对食物进行消化,形成饱胀状态,产生不适。饭后立即吃冷饮,会使胃酸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引起肠炎等肠道疾病[4]。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可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液分泌,导致食欲下降和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而且各界心脏病专科医生的一致指示,饭后喝冰凉的饮品是心脏的最大克星!


小暑食谱

炒绿豆芽

[配料] 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几粒,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 豆芽洗净水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倒入白醋继续翻炒数分钟,起锅时放入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功效] 清热解毒,疗疮疡。

素炒豆皮

[配料] 豆皮二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5]

[做法] 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6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功效] 补虚,止汗。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蚕豆炖牛肉

[配料] 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 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氽一下,捞出淋水,将沙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

炖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功效] 健脾利湿,补虚强体。

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 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 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绿豆米粥

熬制米粥时加绿豆适量,有清热、解暑、去瘟毒之功效。特别是在炎炎署日其效果颇佳。

药茶

天气炎热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为此要做好防暑降温。推荐防暑茶:

绿豆酸梅茶绿豆100克,酸梅3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待凉后代茶饮。有清凉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

消暑解毒茶银花、连翘、鲜竹叶各10克,煎水代茶。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消暑祛湿茶 金银花、绿豆衣各10克,薄荷6克,煎水代茶,具有消暑利湿生津之功效。

清心解暑茶取鲜竹叶心、莲子心、麦冬、鲜佩兰各6克,煎水代茶凉饮,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

其它

还可常吃丝瓜、苦瓜、黄瓜、冬瓜以及淡水鱼、海带等,对身体都有益处。

注意事项

小暑时节养生保健四大注意事项

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2]。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

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多进冷食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

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谨防4类皮肤病

日光性皮炎:避免芹菜、茴香等有气味蔬菜


日光性皮炎,又称多形性日光疹,是夏季常见皮肤病,常反复发作。该病主要是人体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引起的。夏日阳光中的紫外线比较强烈,因此一些对紫外线有过敏反应的人来说,很容易患上日光性皮炎。一般来说,患者在日晒后几小时或三四天后,皮肤的暴露部分,如前臂、鼻翼、手背、面部、颈部、前胸等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而且还会感觉到强烈的瘙痒。

预防日光性皮炎首先要找原因,避免接触或服用可以引起光敏感的物质,如有气味的蔬菜:芹菜,茴香,香椿,灰菜等!白果、泥螺也可引起光敏感。正在服药的人群,一定认真阅读说明书,有不少药物也有光敏性。

一般来说,涂抹防晒霜预防日光性皮炎效果并不好,因为防晒霜并不能阻止紫外线的穿透。因此,对紫外线过敏的人要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最好在日光强烈时早出晚归,尽量避开早上10时到下午3时之间在室外工作。出门最好带上遮阳伞或戴遮阳帽,或穿上薄的长袖衣服,遮挡阳光。而在户外活动后可以用冷水敷洗暴露部位。

晒伤:防晒霜、遮阳伞齐上阵


与日光性皮炎类似,晒伤也是由于夏季紫外线过强,人体皮肤又暴露在外而引起的皮肤损伤。但患者不只是对紫外线过敏的人,一般在户外作业或是到海滩游玩、长时间在户外暴晒的人都容易被晒伤。

晒伤一般的表现是在日晒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外露的皮肤会感觉到灼热、瘙痒、刺痛,皮肤红肿,很快还会脱皮,有的还会有色素沉着,在皮肤上留下雀斑。

日晒伤完全可以预防。10时到14时,是日光中紫外线照射最为强烈的时间,此时应尽量避免外出。若必须外出,应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或穿长袖衣服,以浅色为佳。

痱子:勤洗澡 保持皮肤干燥


痱子是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分为白痱、红痱和脓痱3种。多长在人的脖子、胸背和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处。

痱子初起时是针尖大小的红色斑疹,接着出现成群红色小丘疹或小水疱,有瘙痒或烧灼感。常成批发生,在天气转凉后数天内就会很快消退。

预防痱子需平时加强室内通风散热,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特别是颈部、腋下等皱褶部位。清洗后扑撒痱子粉可预防痱子发生。

急性荨麻疹:规避过敏原 饮食宜清淡


急性荨麻疹多为急性发作,全身有瘙痒及大小不一的风团发生。风团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损,或成地图样损害。口唇可肿胀,或咽峡部肿胀而造成喉头水肿,致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皮损往往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此起彼伏,不断发生新的损害。

本病夏季多发,强烈的日光照射易诱发疾病,患者平时要注意观察过敏原,如发现自己对某种食物或药物过敏时,应立即停用。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禁放花卉,以免致敏。此外,患者要多进清淡饮食,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

陆明
陆明 主任医师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