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彩凤 三甲
杨彩凤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儿科

隐性脊柱裂与脊髓栓系

1839人已读

脊柱裂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神经管发育缺陷,隐性脊柱裂部分患者可以有局部皮肤多毛、紫斑、小凹、色素沉着等。

隐性脊柱裂多见于腰骶部,有一个或数个椎骨的椎板未全闭合,而椎管内容物并无膨出。多数的隐性脊柱裂,无任何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有统计学数据显示这类人群占到隐性脊柱裂患者总人数的80%以上。

脊髓拴系是脊髓被牵拉,生理性移动范围缩小,常导致脊髓圆锥(末端脊髓)低位(低于腰2椎体水平),脊髓圆锥的病理生理异常,并表现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或骨骼肌肉系统功能障碍,如:

日间尿急、尿失禁、遗尿

便秘大多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

腰痛或腿痛

下肢力量弱,麻木,轻度肌萎缩、或出现下肢畸形

检查

X线摄片可显示脊柱骨骼异常,如腰骶椎板缺损,未闭合。

MRI是脊髓拴系的最好检查手段,能够清楚显示脊髓圆锥位置、形态以及局部粘连等征象,对于椎管内脂肪瘤及脂肪沉积,显示更为清晰明确。

治疗

对于无症状患者,预防性手术通常是存在争议的,需要衡量疾病自然病史的风险和手术风险。

以下几种情况手术相对积极:

可能出现感染的病因,如脊髓脊膜膨出,伴有开放窦道的皮毛窦,发现后应立即手术,因为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

2岁以内伴有脊髓空洞的过渡型腰骶部脂肪瘤,此种脂肪瘤多会逐渐出现症状;

单纯终丝型脂肪瘤,手术相对安全,效果确切。

[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

对未手术的患者,应密切观察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及排泄情况,出现症状后应积极手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杨彩凤
杨彩凤 副主任医师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儿科